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王武俊

王武俊

【生卒】:735—801

【介绍】:

唐时契丹怒皆部落人,字元英。善骑射,初隶李宝臣帐下为裨将,因说宝臣率五州归国,奏兼御史中丞,封维川郡王。德宗擢授检校秘书监兼御史大夫、恒冀观察史,因不得节度,遂谋叛,屡败官军,自称王,国号赵。后李抱真使客说之,乃去伪号,诏拜检校工部尚书,恒、冀、深、赵节度使,琅邪郡王。终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帝宠之甚厚。卒谥忠烈。


【生卒】:735-801

契丹族怒皆部人。安史乱时,劝其主将李宝臣降唐,拜先锋兵马使。建中时从宝臣子惟岳谋乱,旋又杀惟岳归朝,擢为恒州刺史、恒冀都团练观察使。不久所辖赵、定二州被朝廷收走,朱滔田悦乘其不满,与之联络,共同作乱,称赵王,署官府。兴元元年在李抱真说客的劝诫下削除国号,并合军打败了朱滔。后官至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参见《新唐书》)


【生卒】:735—801

【介绍】:

唐时契丹怒皆部落人,字元英。善骑射,初隶李宝臣帐下为裨将,因说宝臣率五州归国,奏兼御史中丞,封维川郡王。德宗擢授检校秘书监兼御史大夫、恒冀观察史,因不得节度,遂谋叛,屡败官军,自称王,国号赵。后李抱真使客说之,乃去伪号,诏拜检校工部尚书,恒、冀、深、赵节度使,琅邪郡王。终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帝宠之甚厚。卒谥忠烈。


【生卒】:735-801

契丹族怒皆部人。安史乱时,劝其主将李宝臣降唐,拜先锋兵马使。建中时从宝臣子惟岳谋乱,旋又杀惟岳归朝,擢为恒州刺史、恒冀都团练观察使。不久所辖赵、定二州被朝廷收走,朱滔田悦乘其不满,与之联络,共同作乱,称赵王,署官府。兴元元年在李抱真说客的劝诫下削除国号,并合军打败了朱滔。后官至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参见《新唐书》)


【生卒】:735—801

【介绍】:

唐时契丹怒皆部落人,字元英。善骑射,初隶李宝臣帐下为裨将,因说宝臣率五州归国,奏兼御史中丞,封维川郡王。德宗擢授检校秘书监兼御史大夫、恒冀观察史,因不得节度,遂谋叛,屡败官军,自称王,国号赵。后李抱真使客说之,乃去伪号,诏拜检校工部尚书,恒、冀、深、赵节度使,琅邪郡王。终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帝宠之甚厚。卒谥忠烈。


猜你喜欢

  • 女奚烈斡出

    累官桢州刺史,奉行省命徙州人于金胜堡屯守。与元军战,受箭伤,为部将张提控挟持降元,不屈而死,诏赠官六阶,升官三等。【介绍】:金人。仕至桢州刺史。蒙古兵至,拒战中流矢,花帽军张提控胁使出降,不屈,被杀。

  • 夏言

    【生卒】:1482——1548字公谨,贵溪(今属江西)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官行人,兵科给事中。世宗嗣位,上疏请帝亲耕南郊,皇后亲蚕北郊,为天下倡耕养织,并请帝后分祀天地。自是蒙帝眷注。去谏

  • 郑武公

    【生卒】:?—前744名掘突。桓公子。前771年即位。娶申侯女为夫人,生太子寤生,少子叔段。夫人爱少子,想立少子继位,他不允。【生卒】:?—前744【介绍】:春秋初郑国国君,名掘突。桓公子。为周平王卿

  • 朱孔彰

    【生卒】:1842——1919字仲我。江苏吴县人。朱骏声之子。承传父业。著有《说文粹》三编,《十三经汉注》及《中兴将帅别传》。【生卒】:1842—1919【介绍】:清江苏吴县人,原名孔阳,字仲武,改字

  • 元定宗

    【生卒】:1206——1248即贵由。太宗长子。曾随从按只带伐金,又从拔都西征,入阿速(今新疆阿克苏)。1246年7月即皇帝位,朝政犹出于母后马真氏。曾出兵攻淮南、黄州、泗州等地,又命野里知吉带率搠思

  • 张仁熙

    【生卒】:1608—1691【介绍】:明末清初湖北广济人,字长人,亦作长仁。明诸生。家多藏书,属文宗尚王、李,贯穿史学,思有以见用于世。工书法,在颜、朱间。明亡后,避居藕湾,无意世事,曾预修《湖广通志

  • 沈光荣

    【介绍】:清汉军正白旗人,字觐如。康熙间,由岁贡任河内知县。在官葺学宫,捐俸设立义学十余处。圣祖西巡时,区处有方,毫不累民。

  • 吴汝纶

    【生卒】:1840—1903【介绍】:清安徽桐城人,字挚甫。同治四年进士。曾为曾国藩、李鸿章幕宾。光绪时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尝赴日本考察教育制度,著《东游丛录》。于经史子集多有点评,为桐城派后期作家。

  • 吴岩

    【介绍】:清浙江乌程人,字怀峰,号桐邨。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刑部郎中。山水宗娄东派,尤工写意花卉。

  • 李醯

    【介绍】:战国时秦国人。太医令。扁鹊入秦行医,醯自知医术不如扁鹊,使人刺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