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杨辅清

杨辅清

【生卒】:?——1874

广西桂平人。杨秀清之堂弟。咸丰元年(1851)参加金田起义,封为国宗。咸丰六年随石达开部作战,一度跟随石达开出走。后由福建转折回到江西、安徽,升任中军主将。咸丰十年,参加摧毁清军江南大营之役,晋封为辅王。率部转战皖南,赴援安庆,解“天京”之围,驻守“天京”高桥门。同治三年(1864)高桥门失守后,退守湖州,湖州又失,逃亡澳门。同治十三年回到福建,企图再度起事,因叛徒出卖,被捕杀于晋江。


【生卒】:?—1874

【介绍】:

清广西桂平人,原名杨金生,外号杨七麻子。与杨秀清同姓不同族,后认作本家。金田起义后随太平军北上。定都天京后封国宗。内讧时以与秀清本不同族,又领兵在外,得免于难。咸丰八年封中军主将,成为太平天国后期重要将领之一。参与消灭第二次江南大营战役,以功封辅王。驻防宁国府。后救安庆不果。同治元年宁国府弃守。次年守天京高桥门,力拒湘军。三年出守湖州。天京、湖州相继陷落后,避走上海,后流转南方各地,从事抗清。十三年在福建晋江被捕,旋即遇害。


【生卒】:?—1874

【介绍】:

清广西桂平人,原名杨金生,外号杨七麻子。与杨秀清同姓不同族,后认作本家。金田起义后随太平军北上。定都天京后封国宗。内讧时以与秀清本不同族,又领兵在外,得免于难。咸丰八年封中军主将,成为太平天国后期重要将领之一。参与消灭第二次江南大营战役,以功封辅王。驻防宁国府。后救安庆不果。同治元年宁国府弃守。次年守天京高桥门,力拒湘军。三年出守湖州。天京、湖州相继陷落后,避走上海,后流转南方各地,从事抗清。十三年在福建晋江被捕,旋即遇害。


【生卒】:?—1874

【介绍】:

清广西桂平人,原名杨金生,外号杨七麻子。与杨秀清同姓不同族,后认作本家。金田起义后随太平军北上。定都天京后封国宗。内讧时以与秀清本不同族,又领兵在外,得免于难。咸丰八年封中军主将,成为太平天国后期重要将领之一。参与消灭第二次江南大营战役,以功封辅王。驻防宁国府。后救安庆不果。同治元年宁国府弃守。次年守天京高桥门,力拒湘军。三年出守湖州。天京、湖州相继陷落后,避走上海,后流转南方各地,从事抗清。十三年在福建晋江被捕,旋即遇害。


猜你喜欢

  • 宋敏求

    【生卒】:1019——1079字次道,箓子。赐进士第,为馆阁校勘,改编修官,预修《新唐书》。历任同知太常礼院、群牧度支判官等。治平中,擢知制诰、判太常寺。后加龙图阁直学士,修《两朝正史》,又补唐武宗以

  • 吴子陵

    【介绍】:明松江府华亭人,一作子麟,又作子璘。与同里章瑾并有时名。工画,善山水枯木竹石。

  • 窦庠

    字胄卿,牟弟。历职浙西节度副使、泽、登、信、婺四州刺史,宣歙副使、东都留守判官。(,参见《新唐书》)【生卒】:766或767—828或829【介绍】:唐扶风平陵人,字胄卿。窦群弟。释褐国子主簿。吏部侍

  • 赵育

    初为东魏广州刺史。与是云宝同时降西魏。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参见《北齐书》)

  • 柏谦

    【生卒】:1697—1765【介绍】:清江苏崇明人,字蕴高。雍正八年进士,官编修。善楷书,得唐人风矩。乾隆十一年乞归养亲。

  • 史丹

    【生卒】:?—前13字君仲,西汉鲁国(治今山东曲阜)人,后徙杜陵。史高子。初以父爵任中庶子,元帝即位,为驸马都尉侍中,元帝病,力争立太子。成帝立,由长乐卫尉迁左将军,封武阳侯,赏赐累千金。为人足智,家

  • 史白

    【介绍】:清江西鄱阳人,字坚又,号复堂。有《复堂杂说》、《竹村杂记》。

  • 王子章

    【介绍】:宋婺州金华人,号中中子。王柏孙。尝以文学通判海宁,既代且老,犹日孜孜进德不已。

  • 左光先

    李自成大顺政权总兵官。清兵入关,自成撤退北京,他与刘宗敏、宋献策等被清兵俘虏,牺牲。

  • 曹逵

    【介绍】: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履中,号沙溪。为御史。嘉靖十四年,以纠劾吏部尚书汪鋐,杖谪随州判官,摄蕲水县事。累迁云南按察副使,治兵临安,擒土官普宪。所至多政绩。以巡抚害其功格不上,遂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