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黑谷路

黑谷路

元代驿站名。俗称“辇路”。为大都(今北京)至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4驿路之一。元朝皇帝每年夏初从大都至上都避暑,多走此道。共18站:从大都出发,经大口(今海淀北境)、黄堠店、皂角(约今太平庄)、龙虎台、棒槌店、官山、车坊(今延庆县东)、黑谷(今延庆东北)、色泽岭、程子头、颉家营、沙岭(今沽源县境丰元店附近)、失八儿秃(牛群头站)、郑谷站、泥河儿、双庙儿、六十里店、南坡店,全长750余里。此道大半为山路,崎岖难行,其危险地段经常由驻军维修。

猜你喜欢

  • 柳天成

    ?—1871清咸丰同治年间苗族起义首领。贵州都习杨柳屯人。苗族。家贫,少年习武,在都匀坝固场一带教授武功。咸丰五年(1855)五月,被推为苗王,与苗民金干干等在坝固起义,攻鸡贾河,围都匀城。六年,与张

  • 辛夏巴

    明代西藏地方封建势力首领名。据《十六法》载,其先祖为上天之子。辛夏巴名辛夏才旦多吉,又号称“人王辛夏才旦多吉”。初仅系※仁昱巴之一家臣,嘉靖四十四年(1565),乘仁蚌巴属民起义之机推翻仁蚌巴1后藏政

  • 阿布思

    ?—754唐代铁勒族同罗部首领。原臣服于西突厥,任西部叶护。开元三年(715)与后突厥首领默啜战于碛北,溃。天宝元年(742)率众附唐。玄宗封其为奉信王,赐姓名李献忠。八年(720)率部从哥舒翰伐吐蕃

  • 蕃汉二字院

    西夏官署名。是七等司品以外的机构,同次等司。景宗元昊大庆元年(1036)置,掌管与邻近王朝、民族的往来文书。汉字院掌管与宋朝的来往表奏,中写汉字,旁列蕃书(西夏文)。蕃字院掌管与吐蕃、回鹘等往来文书,

  • 宁海县

    地名。位于今辽宁省南部,清雍正十一年(1733)置。辖域东西130里,南北100里。东、西、南三面临海,北接复州界。周、秦属朝鲜地。汉属辽东郡。晋、隋属高句丽。唐置金州。辽改复州化成县。金改苏州安复军

  • 巴图

    ?—1655清朝武官。蒙古正黄旗人。初任牛录章京。崇德六年(1641),随军围锦州,破明经略洪承畴骑兵,又败宁远兵。顺治元年(1644),随军入山海关镇压农民起义军,追击庆都县,败之。二年正月,同固山

  • 哈文台

    清代医学家。江苏南京人。回族。精医术,善医眼病。太平军克江宁(今南京市),曾应太平天国医生李俊良邀请,为东王杨秀清治疗眼疾,有良效。

  • 喀尔喀赛音诺颜汗部中右翼末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塔米河南岸。东至哈喇齐老图接本部右翼中右旗界,西至满达勒接札牙班第达呼图克界,南至鄂尔浑河接赛音诺颜旗界,北至桑锦陀罗海接札牙班第达呼图克图界。未划分佐领。会盟于齐齐尔里克盟。

  • 八宿

    地名。藏语音译,意为“勇士山麓”,亦名察瓦巴宿、察贡、巴苏。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怒江上游,属昌都地区。其地东北为牧区,河谷为农区。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封察木多地区帕克巴拉为呼图克图,与副呼图克

  • 南坡之变

    元英宗时的一次政变。延祐七年(1300),元仁宗死后,其子硕德八剌即帝位,是为英宗。至治二年(1322),权臣铁木迭儿与答己太后相继病死,英宗起用拜住为中书右丞相,锐意施行新政,推行汉法。为此遭到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