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敦

阿敦

①满语音译,意为“牧群”。清顺治十八年至康熙十六年(1661—1677),禁中设“阿敦衙门”,由御马监改称,即上驷院前称;辖以“阿敦昂邦”,即后称“上驷院卿”,正三品,2员,掌御马等牧养、管理、使用诸政令。该衙门坐落在东华门内三座门北侧,隶内务府。上驷院御马、仗马、备祭堂子马、花马、驽马、盛京听差马、关口外牧场马等,各有其用,皆分群(厩)牧养。牧丁之上辖以牧长,满语称“阿敦达”,武职七品,有单、双俸之别,上驷院内阿敦达,食双俸。又上驷院续设“阿敦侍卫”,多时达21员,掌值班为提供御用之马及试骑、选用御马。凡该班者,日以同毛色御马4匹,停放内廷禁门景运门外箭亭南侧,备皇帝需用时顷刻可得;若帝王移驻圆明园时,则日以6匹停放于大宫门之右。每年冬春,令于大内备选马中试骑,驯顺者以充御马,否则以归入驽马群。凡于关口外诸牧场阅选御马,亦必会同该牧群阿敦达而为之。 ②(?—约1621)清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从弟。随身侍卫。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编组八旗,隶努尔哈赤所属正黄旗,代“总其兵”。国人以“阿敦阿哥”称之。家资富庶,属有农庄(即农幕)。为人聪慧,机智多谋,识蒙古文。后金内政外交,无不佐理。天命四年(1619),萨尔浒大战后,朝鲜国书信往来,亲自审理;太祖立嗣,亦探其意。因参与大贝勒代善与四贝勒皇太极争权斗争,以扰乱国政罪被囚,卒于狱。

猜你喜欢

  • 乃蛮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又作乃满、奈曼、耐满等,《辽史》称粘八葛、《金史》作粘拔恩。属突厥语族。原居乞儿吉思地区,辽、金时游牧于阿尔泰山与杭爱山之间,西抵额尔齐斯河,北邻乞儿吉思,东接克烈部,南隔沙漠与畏

  • 海户

    清代皇家园林之一南苑内所设的园户。苑内三水流积,故以海名,俗称南海子。元称飞放泊,明扩其地辟为上林苑,清仿明例放养禽兽于其中,增辟为春蒐、冬狩、阅兵、游憩之所,周垣约160里。内设行宫、寺庙、鹿圈、稻

  • 脾室

    见“皮室军”(671页)。

  • 吐鲁番

    见“土鲁番”(68页)。

  • 油贷

    解放前侗族地区流行的一种高利贷形式。又叫“放新贷”。每当油桐或油茶快成熟时,经营油桐、油茶林的农民为度过夏荒,向地主或商人借钱,秋后以低价油偿还。此种油贷一般以年计息,低者为30%,高者达70%。因此

  • 布哇尔·勃罗

    又作布旺勃罗,参见“达秋·古鲁”(738页)。

  • 常碌保

    ?—1782清朝将领。满洲镶蓝旗人。赫舍哩氏。雍正十三年(1735),由闲散袭远祖德禄骑都尉世职。乾隆十八年(1753),授三等侍卫。二十七年(1762),授直隶居庸路营都司。三十五年(1770),迁

  • 鄂尔吞

    见“鄂伦春族”(2052页)。

  • 后晋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

    见“石敬瑭”(453页)。

  • 马昂夫

    见“马九皋”(1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