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岱汗

阿岱汗

1390—1438

明代蒙古可汗。亦作阿台王子、阿台汗。孛儿只斤氏。其世系史料记载不一,一说为※成吉思汗弟※哈撒儿后裔,一说为※铁木哥斡赤斤后裔,又一说为※窝阔台之后、鬼力赤之子。洪熙元年(1425,或云永乐八年,1410),东蒙古(鞑靼部)欲摆脱瓦刺统治,但无元帝室后裔可立,遂被立为可汗,与瓦剌抗争。在太师阿鲁台操纵下,与瓦刺反复仇杀。阿寨台吉自瓦剌逃归东蒙古后与其会合,势力稍振,三人率兵大败瓦刺,俘其领主脱欢(后被阿寨台吉释归瓦刺)。后屡败于瓦刺,部属离散,阿寨台吉子脱脱不花、阿噶巴尔济兄弟亦投瓦剌。宣德九年(1434),遭瓦剌袭击,阿鲁台被脱欢所杀。又屡遭明军打击,兵力几尽。正统三年(1438)一度投明朝。不久,被脱欢所立岱总汗脱脱不花捕杀。蒙文史籍于其经历、纪年多有出入,尚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 龙州县志初稿

    书名。壮族地区志书。近人区震汉(时任代理县知事)、叶茂茎(均龙州人)等修纂。不分卷。成书于民国十五年(1926)。内分舆地、建置、经政略、职官志、人物志、纪事略、胜迹志、金石志、艺文志、杂记等篇。该县

  • 曳剌粘古

    见“移剌粘古”(2068页)。

  • 拉鲁噶察

    见“拉鲁”(1367页)。

  • 楮特部

    契丹部族名。※遥辇氏部落联盟初期,契丹拥有8部,※阻午可汗时(735年被推举为汗),整顿为20部,楮特部为其一(有人以为是从※奚嗢部衍化而来)。由洼统领。契丹开国后,更其部夷离堇(军事首领)为令稳。辽

  • 咸平路

    金代行政建置。治所在咸平府倚郭县平郭(今辽宁开原县北老城镇)辖境相当今辽宁省北部铁岭以北辽河流域地。包括咸平府府属平郭、铜山、新兴、庆云、清安、荣安、归仁、玉山等8县,及韩州所属临津、柳河2县。全路共

  • 乌蒙作

    阿昌语音译,意为“寨老人”。旧时云南德宏州阿昌族地区早期农村公社氏族长老称谓。村社一般由若干个氏族组成,由每个氏族推举1人为寨老,与村社首领(阿昌语称※“作借”)共同商议村寨事情,并协助村社首领处理寨

  • 铁骊王

    见“回离保”(781页)。

  • 尾白儿

    见“亦不剌”(871页)。

  • 萨雅克部

    清代布鲁特(柯尔克孜)部落名。又称萨雅克鄂拓克。乾隆二十三年(1758)归附清朝。有千余户。二十六年(1761)其首领敏什拉哈进京朝觐,获三品顶戴花翎。在喀什噶尔城(今新疆喀什)西北800余里。图舒克

  • 相加

    高句骊国官号。始见于《后汉书》、《三国志》等,记其为高句骊国官名序列之第一等级,位在※“对卢”等诸官之上;《北史》、《新唐书》等所列凡12等级官号中,不见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