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尔泰语系

阿尔泰语系

根据发生学分类法划分的语系之一。由原始阿尔泰语分化发展出来的一批语言,包括3个语族:突厥语族、蒙古语族、满一通古斯语族。主要分布在中国、原苏联、蒙古国、土尔其、伊朗、阿富汗以及一些东欧国家。在3个语族之间有一定数量的同源词,而在这些词上存在语音对应关系,3个语族在语法上也有不少共同之处。阿尔泰语系诸语言的语音系统相似,有元音和谐律。元音是音节的核心,音节结构基本类型为元音、元音辅音、辅音元音、辅音元音辅音。以元音开头的音节只出现在词首,辅音开头的音节既可以出现在词首,也可以出现在词中和词末。一个词可以只由一个音节构成,也可以由两个以上音节组成多音节词,多音节词多于单音节词。附加成分是阿尔泰语系语言派生新词和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附加成分一律为后加成分,接缀在作为构成新词和形态变化基础的代表词汇意义的部份一词根或词干后面。在同一个词根或词干后有时可以粘附几个附加成分,顺序是构词附加成分在前,构形附加成分在后,或都是构词或构形同一性质的附加成分。名词有单数和复数的区别,单数没有附加成分,复数则有专门附加成分。名词还有格、领属等语法范畴。名词除主格外,其它诸格都有专门附加成分。动词有体、态、祈使式、陈述式、形动词、副动词等多种语法范畴。表达上述诸范畴的相应语法形式中,在名词基本格附加成分方面,本语系同源关系的表现相当明显。阿尔泰语系语言的语序是:主语—宾语—谓语,定语在被限定词前,补语和状语在谓语前。

猜你喜欢

  • 毋单

    古县名。西汉置。属牂柯郡,治所在今云南宜良县南,一说在云南路南县。南朝梁废。其地今有苗、彝等民族居其境内。

  • 肃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最高等级封号之一,授兽纽金印。天历二年(1329),拔都曾孙宽彻受封。

  • 兀勒部

    辽、金时女真诸部族之一。居住在阿里门河(今乌苏里江下游一段)流域。穆宗完颜盈歌时(1094—1103年在位),该部25寨遭到※直攧里部辞勒罕、辙孛得兄弟所部掠夺。完颜阿骨打(太祖)遣婆卢火讨平之。

  • 克什克腾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西部、西拉木伦河上游。牧地在围场北,东至翁牛特及巴林界,西至浩齐特及察哈尔正蓝旗牧厂界,南至翁牛特界,北至乌珠穆沁界。元属上都路及应昌路地,明为成吉思汗后裔住

  • 赤德祖赞

    ?—755吐蕃赞普。又作赤德祖甸。汉籍作弃隶缩赞。又名梅奥宗。※赤都松之子。生于丹卡尔宫。唐长安四年(704),嗣赞普位。以沽芒波杰拉松为大相。后贝赤斯为相4年。致力于唐蕃和好,景龙四年(710),与

  • 家列

    门巴族用于放睡婴儿的竹筐。由竹篾编织而成,两头略高,腹呈椭圆形,圈足。垫上草、土布后,将婴儿睡于其中。有的将其放在用4根制成“井”字的半球形木架上或穿上绳索悬挂于房梁,以供摇晃器物。此物流行于西藏墨脱

  • 魁星楼

    壮族地区革命遗址。位于广西东兰县武篆乡所在地。建于清光绪(1875—1908)年间,高约4丈,形为角塔式楼房,红檐绿瓦,檐棱飞龙舞凤雕刻,内分四层,沿梯盘旋而上顶层,可远眺数里内外。原供祀魁星神像,故

  • 金景祖英烈惠桓皇帝

    见“乌古迺”(332页)。

  • 兀失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乌苏卫。正统(1437—1449)后所置,在今黑龙江省阿城县阿什河流域。正德九年(1514)六月,兵部侍郎石玠至开原,遣大通事马俊出境招谕诸部,该卫先受约束。今人考定

  • 合不勒罕

    蒙古部首领。又译葛不律寒、哈不勒罕。乞颜·孛儿只斤氏。屯必乃薛禅之子,蒙古国创建者※成吉思汗曾祖。统一蒙古部,始称“罕”(汗)。蒙古先辈原以“乞颜”为氏,后族支繁衍,各有姓氏,“乞颜”之称遂废,届时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