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闾大肥

闾大肥

北魏将领。原名“悦勃大肥”,或译“悦伐大肥”。出身于柔然贵族,郁久闾氏,入魏后改姓闾氏。一说为仆浑(步浑)子,大檀弟,即与从兄社仑争国的“悦伐大那”,“”、“那”字形相似而讹。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时,与弟大埿倍颐率宗族投北魏,获厚遇,尚华阴公主(一作华阳公主),赐爵“其思子”(一作“期思子”),被拓跋珪奉为上宾,参与北魏政事。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继位后,进内都大官,增爵为侯。神瑞年间(414—416)任都将,大破越勒部于跋那山(在今包头西)。泰常(416—423)初,以都将领禁兵出击柔然,俘其大将莫孤浑。泰常八年(423),随宜城王奚斤攻虎牢(今河南荥阳县西北汜水镇),与魏将娥清领12军出中道,攻取高平(在今山东邹县西南)、金乡(今山东金乡县),东至泰山。因功兼摄使持节安阳公,镇抚陈(今河南沈丘县)、汝(在今河南商水县西北)。太武帝拓跋焘始光二年(425),复与奚斤出云中白道(在今呼和浩特北),破柔然可汗大檀。旋师为内都大官。两度出任冀、青二州刺史,赐位特进。因从征夏国赫连昌有功,授荥阳公。华阴公主卒,复尚濩泽公主。神䴥二年(429),从拓跋焘大败大檀。又奉命出征东部高车及平凉(在今甘肃华亭县西),屡建战功。为北魏三世功臣,卒后追封中山王。

猜你喜欢

  • 吐卢氏

    见“高车十二姓”(1919页)。

  • 乌墩

    满语音译,意为“途上中食之处”,也译为“尖营”。清代两行宫(行营)之间所设的“打尖”之处。此行营至彼行营常70—80里,必半日方到,故其间例设一尖营,供止饥休息,满语谓之“乌墩”。乾隆(1736—17

  • 清水河厅志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清水河厅通判文秀总纂。手抄本,6册,20卷。内容有图考、疆域、山川、市镇、古迹、公署、庙祀、文学、仓储、职官、营汛、驿传、田赋、户口、烈女、风俗、祥异、物产、艺文等。该书对了解

  • 恰域拉主万户

    详见“恰域万户”(1725页)。

  • 武陵记

    书名。①南齐※黄闵撰。为早期武陵地区之地志。内容包括:景物、山水、池潭、陂田、城池、古迹等。早佚,部分辑入《汉唐地理书钞》、《荆湘地记》。《后汉书》注,亦引其文如:“山高可万仞。山半有槃瓠石室,可容数

  • 番大藏经

    见“西夏文大藏经”(714页)。

  • 胡柳陂之战

    五代后梁与晋间战役之一。后梁贞明四年(晋天祐十五年,918)十月,晋王李存勖(沙陀人)谋逼大梁(今河南开封),自魏州率师次于杨刘(今山东东阿县东北古黄河南岸),略地至郓、濮而还,营于麻家渡(今山东鄄城

  • 登廓

    藏语音译,汉称“头人”。解放前四川甘孜藏区德格宣慰司属下贵族等级称谓之一。为贵族中较高的一等,为世袭封建领主。相传为“开国元勋”之后裔。均拥有一定领地,世代传承。除个别权势大者,土司不能驾驭外,均无所

  • 恩泽

    ?—1899清朝将领。蒙古镶蓝旗人。噶奇特氏,字雨三。光绪初(1875—1908)以佐领随军克黄田,复乌鲁木齐诸城,擢协领。先后于呼图壁、头屯河、玛纳斯等地镇压回民起义。晋副都统。历任巴里坤、乌鲁木齐

  • 窦威

    唐初大臣。字文蔚。一说为鲜卑纥豆陵氏(后改为窦氏)。一说本为扶风平陵人,其先避难代地,赐姓纥豆陵氏。隋太傅※窦炽子,唐太穆皇后从父。喜文史,贯览群书,诸兄谓之为“书痴”。隋内史令李德林举秀异,射策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