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功德使司
见“功德使司”(427页)。
见“功德使司”(427页)。
见“都赖水”(1816页)。
又称通古斯-满语族,通古斯语族。阿尔泰语系的语族之一。包括中国境内的满语、锡伯语、赫哲语、鄂伦春语、鄂温克语和在历史上使用过的女真语;俄罗斯联邦境内的埃文基语、埃文语、涅基达尔语、那乃语、乌利奇语、奥
即“兀林答”(108页)。
1416—1487※东察合台汗国第十一代汗。蒙古族。※歪思汗长子。1432年,父卒,因争夺汗位,王公大臣分为两派,以多数异密拥立其弟※也先不花为汗,被迫拥众离亦力把里(今新疆伊宁),奔撒马尔罕。被帖木
见“咄陆可汗”(1389页)。
明清四川羌族地区土司名。洪武七年(1374)置。司治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东北陇木头。其长官陇木人,杨姓。官职世袭。辖玉亭、神溪等12寨。嘉靖间(1522—1566),长官使杨翱随总兵何卿征白草羌有
清末大臣。满洲镶黄旗人。字琴轩。叶赫那拉氏。光绪举人。长期任京官。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进犯津京,奉命驻守丰台御敌。北京陷,慈禧西逃,命充留京办事大臣,随全权大臣奕劻、李鸿章与联军议和。二
?—1783清代右部哈萨克(乌拉玉兹)苏勒坦(苏丹)。一译阿布里比斯、阿布尔比斯、阿比里斯、阿布勒必斯等。※阿布勒班毕特汗次子。建牙帐于塔什干及吹河等地。属众多为奈曼部。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清
见“罔留”(1429页)。
专供持海青牌使者乘驿之驿站。见“海青牌”(19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