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邵循正

邵循正

1909—1973

元史、蒙古史学家。汉族。福建省福州市人。祖父光绪年间(1875—1908)任贵州布政使。少年时家境中落。1924,年入福州英华学院,1926年初考入福州协和大学,复考入清华大学政治系。1930年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改学中国近代史,受教于陈寅恪,研究生论文为《中国越南关系始末》。比较早的研究近代中外关系史,并开始钻研蒙元史。1934年初,被清华大学保送去欧洲留学,先后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伯希和等人学习蒙古史、波斯文,次年入德国柏林大学,攻读蒙古史。1936年回国,在清华大学历史系任教。通晓英、法、德文,学过梵、蒙古、突厥、女真、满等各民族语言。发表有《有明初叶贴木儿帝国之关系》、《元史·剌失德集史蒙古帝室世系所记世祖后妃考》,并翻译布洛舍刊波斯文《史集》成吉思汗继承者部分。1950年任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1952年院系调整,到北京大学历史系,讲授中国近代史和元明清史,任中国近代史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曾参加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工作,出版了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法战争》、《中日战争》等。曾任北京市史学会副会长。参加中国民主同盟,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与翦伯赞、胡华合著《中国历史概要》。1956年中苏蒙三国发起合编蒙古史,出席了乌兰巴托会议,次年又出席莫斯科会议。曾在北京大学开设元史的选修课。1962年参加纪念成吉思汗诞生八百周年大会,1972年参加标点《元史》的工作。逝世后,1985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邵循正历史论文集》。

猜你喜欢

  • 绥缅纪事

    书名。清孙士毅撰。是书有刊本未传,道光《云南通志》多引之,然不完备。《道光云南通志·艺文志》著录是书载:“孙士毅从经略傅恒征缅时所记,乾隆三十五年成书”。然于《武备志》又疑是书未必为孙所作。书记茂隆吴

  • 科麦

    地名。在今西藏自治区东部。东跨怒江,西倚觉聋山,北以察洼降山顶与昌都为界。康熙五十九年(1720),岳钟琪至昌都收复喀木以南数十部落,差成都同知、四川提标游击黄善材往勘其地,划归昌都呼图克图管辖。雍正

  • 西域校尉

    隋朝官署名。大业十一年(615),西突厥射匮可汗遣侄儿率诸部首领到长安朝贡,同年朝贡者尚有龟兹、疏勒、于阗等使者。为处理日益繁多的西域事物,接待西域来使,设此专门机构。

  • 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中右末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跨土拉河,东至乌克库木尔,西至拜图接本部中右旗,南至布蕴奎接军台,北至车根察罕诺尔。有佐领1。会盟于汗阿林盟。康熙五十八年(1719)原协理旗务之辰丕勒多尔济随哲布尊丹巴入觐,请

  • 洛桑塔杰

    1662—1723清代西藏地方高僧。藏族。甘南卓尼人。康熙四十七年(1708),任甘丹赤巴。五十七年(1718),为桑耶寺经堂举行供养经藏佛像开光。五十九年(1720),同甘丹赤巴更顿彭错往羊热山口迎

  • 秦远

    见“南襄城蛮”(1596页)。

  • 多岳特

    ?—1783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辅国公格色克长子。乾隆十七年(1752),父卒,袭辅国公。二十年(1755),随清军征准噶尔部达瓦齐于伊犁,奉命由乌

  • 博勒呼济农

    见“伯颜猛可”(1092页)。

  • 王全德

    五代时吐谷浑部首领之一。吐[谷]浑节度使※王义宗后裔。历任北汉吐[谷]浑府都督留后、汾州团练使。北宋建隆元年(960),率所部与原后周昭义节度使兼中书令李筠共同反宋,与宋战于泽州(今河南晋城)南,兵败

  • 清史稿

    书名。纪传体清史未定稿。赵尔巽(1844—1927,汉军正蓝旗人)主编。529卷,1914年设清史馆开始修撰,1927年大致完稿。参加编撰的前后约百余人,以柯劭忞、王树楠、吴廷燮、夏孙桐、金兆蕃等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