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辅国将军

辅国将军

爵名。清代宗室中爵位之一。沿袭古代武散官名。分一、二、三等。崇德元年(1636),始立此爵,时初创九等封爵,列第八。顺治十年(1653),增定封爵为十二等,此爵位次退居第十。乾隆十三年(1748),终定封爵为十四等,退居第十二位。三十九年(1774)定此爵属恩封(皇室内亲贤受封)者,即以其袭次递降,至奉恩将军为止,世袭罔替;又定奉恩辅国公(爵次第八)应予降袭者,依其袭次递降至一等辅国将军为止,即以此爵世袭不降。此爵属功封(军功劳绩等受封)者,如乾隆四十三年以巽亲王满达海(代善第七子)六世孙福色铿额,封为一等辅国将军,世袭罔替。辅国将军正妻,以封夫人(顺治十七年定:封爵中第四爵※长子至此爵,其妻俱封夫人)。此爵缺出,例以其夫人所生一子依例办袭。一、二、三等辅国将军余子,概封三等奉国将军。授封前,常例考以满语、马步射,名曰考封。

猜你喜欢

  • 色柯寺

    见“广惠寺”(132页)。

  • 金帐

    蒙古帝后所居宫帐。又称金斡耳朵。“斡耳朵”汉意“宫帐”。宋使彭大雅、徐霆,罗马教皇使者普兰诺·加宾尼都曾目睹这种金帐。“即是草地中大毡帐,上下用毡为衣,中间用柳编为窗眼透明,用千余条索曳住,阈与柱皆以

  • 依底

    纳西语音译,20世纪30年代以前纳西族在农业生产中的协作组织。为抵御自然灾害,克服劳动人手不足,生产力水平低下带来的困难,以自愿原则由二三家农户组成协作单位。“依底”原来的含义是伙用水牛、耕地。后来发

  • 奚六部秃里

    见“秃里”(1082页)。

  • 斯文

    萨满登记在“档士”上的神的总称。鄂伦春语音译。参见“档士”(1805页)。

  • 王二万

    元代大德年间八番起义首领。桑柘(今贵州境内)人。布依族。大德二年(1298)四月,与马虫等率八番少数民族群众起义,杀巡检。联络300余寨,7千余人,仡佬族也起而响应,众人持竹契长刀抗击元军。后遭湖广平

  • 德尔格忒

    见“德格”(2518页)。

  • 朋措南杰

    1566—?明末清初青海瞿昙寺高僧,第一代堪布。藏族。出生于云畦家族。13岁,于青海湖畔从三世达赖索南嘉措出家。18岁赴西藏,由赤强巴嘉措堪布受沙弥戒。在阿里扎仓,拜端拉巴堪布为师,3年中勤学《集类学

  • 山哈

    畲族自称之一。又称“三哈”、“山达”、“山客”。畲族“哈”、“达”为“客”之意。今闽东、浙南畲族地区普遍使用,流传口头,于史无载。他们自认是从外地迁来此地,或从山上迁居平原的客人,故称。一说“三哈”即

  • 巴州僚

    南北朝至唐代巴州地区僚人的总称。以居地为族称。分布在四川巴中、平昌一带。北魏延昌三年(514),以梁、益州控摄险远,于归化郡置巴州(治今四川巴中),以统诸僚。令巴州僚人首领严始欣为刺史。立隆城镇,所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