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赛德语

赛德语

我国台湾高山族赛德人使用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台湾语支。使用人口约有5千。居住在泰耶尔人住地的东南方,包括花连县秀林乡、万荣乡,南投县仁爱乡合作、精英、春阳、南丰、互助等村。分雾社、春阳、合作3个方言。雾社方言分布在南丰村和互助村;春阳方言分布在春阳村;合作方言分布在合作村。赛德语有18个辅音:pb m t d n l r ts s k g x q h j w。有5个元音:i e ao u。多音节词重音的位置一般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塞德语属粘着型,词干加前缀、中缀和后缀或词干的重叠为主要构词和构形方式。前缀有ha-、ku-、kunu-、mu-、muk-、mugu-、nu-、pa-、pu-、su-、 suku-、 ta-、 tege-、 tunu-等。中缀有-um-、-un-,插在词干第一个音节开首辅音之后,元音之前。后缀有-i、-an、-un等。词类有名词、代词、数词、形容词、动词、副词、连词、助词、介词、叹词10类。名词有主格、属格形式,前加不同的格助词表示。人称代词有数、格形式。动词有主动态、被动态、使动态;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陈述式、命令式等形式。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基本语序为谓语动词往往在句首,主语在后,宾语可以在主语之前或后。限定、修饰成分一般在被限定、修饰成分之前。

猜你喜欢

  • 龙涸

    古城名。又作龙鹤、龙鹄。故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晋末年,吐谷浑自辽东西徙于枹罕及甘松,南界昂城、龙涸,皆其牧地。北周天和元年(566),吐谷浑龙涸王莫昌降北周,周以其地为扶州,并置龙涸郡。为扶州、龙涸治

  • 赤驹

    蒙古国勋戚。又译赤窟、赤渠、赤古、赤苦。孛思忽儿弘吉剌氏。※按陈那颜长子。与父随从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南宋开禧二年(1206),蒙古国建立时,因功封千户长。尚铁木真第三女郓国公主秃满伦,故

  • 银术可

    见“完颜永蹈”(1151页)。

  • 万丹尕柔

    俗称“尼羌”。土族语音译,意为地方保护神。青海互助县※佑宁寺霍尔人首领的塑像。土族人民视其为自己的祖先,备加崇拜。

  • 迭烈德

    见“敌烈部”(1882页)。

  • 秃忽思

    见“耶律希亮”(1313页)。

  • 盛明

    宋代云南大理(后理)国国王段正兴年号。起止不详。

  • 十六天魔舞

    元代蒙古宫廷乐舞。简称天魔舞。中国南北各族交往频繁,音乐、舞蹈艺术互相融会,早在唐代就有此舞,王建《宫词》云:“十六天魔舞袖长”。后被喜爱歌舞的蒙古贵族收纳,元朝宫廷作为歌舞百戏之一,在宫廷饮宴中演出

  • 明谊

    ?—1868清朝大臣。蒙古正黄旗人。托克托莫特氏。内务府大臣明训弟。嘉庆二十四年(1819)进士。以主事用,分兵部。道光五年(1825),补官,十三年(1833),充武会试提调。十四年,升员外郎。十六

  • 阿力哥

    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属民。※俺答汗孙※把汉那吉的奶公。把汉那吉幼失父母,奉俺答妻命,与妻哺育把汉那吉并充其家仆。隆庆四年(1570),随把汉那吉至大同投明,以护从功受明封为正千户。同年,俺答汗与明朝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