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西藏设站定界事宜

西藏设站定界事宜

清代关于西藏地方添兵、划界及官员职责的规定。乾隆五十四年(1789),成都将军鄂辉收复廓尔喀所侵藏地后,奏准设站定界,主要内容为:前后藏分驻绿营官兵,由都司、外委管领,设立塘汛12处,边界等处添设藏兵,紧要处修砌卡碉,了望严防。前后藏添设藏兵随绿营兵操演,练兵期间由商上给口粮。驻藏大臣轮赴后藏巡察之便操演藏兵,嗣后噶伦中每年派一人前往稽查。以元宝由川解送西藏作兵饷,废解送碎银;按赏达木官兵例,赏藏兵以缎、布、烟茶、银牌等物;巴塘迤东土司地方归四川管辖,自南墩迤西凡属西藏所辖之地归驻藏大臣管辖,江卡、乍丫、察木多及后藏各营汛台站归驻藏大臣总理,巴塘、理塘之塘汛,归阜和协副将兼管;驻西藏文武官员3年期满更换,按金川营屯例,出具考语保题升转。

猜你喜欢

  • 邺王

    ①辽封爵。保宁三年(971),南京统军使魏国公韩匡美受封。 ②金封爵,小国一字王号。《金史·宗室表》:太祖子完颜斡忽为邺王。又,《太祖诸子列传》:“娘子独奴可生邺王斡忽。”

  • 忠建长官司

    见“忠建宣抚司”(1414页)。

  • 零吾

    东汉时西羌部落首领之一。延熹三年(160),率所部与勒姐种羌围攻汉军于允街(今甘肃永登南),杀官兵,为汉中郎将段颎所攻,败退。次年五月,又领其部与先零、上郡沈氐、牢姐等羌攻并、凉,入三辅(指京兆尹、左

  • 伊屯卫

    见“亦屯卫”(871页)。

  • 木答忽

    见“杨木答兀”(979页)。

  • 合里直

    契丹语,又译作“合里只”、“合理只”、“合李只”。为契丹※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名。属辽穆宗※延昌宫。承天太后※崇德宫下一瓦里也以是词为名。应天太后※长宁宫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

  • 佛宫寺释迦塔

    契丹王朝时期所建佛塔。俗称天柱。因全部以木结构建成,又称应县木塔。座落在今山西应县城西北隅。总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为我国现存最古的一座木塔,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之一。为全国

  • 希禅卫

    见“喜申卫”(2182页)、“喜辰卫”(2182页)。

  • 承恩馆

    馆舍名。党项族首领、西平王李德明与宋修好,于宋景德四年(1007)为迎接宋使而在绥州(今陕西绥德)、夏州(今属陕西靖边)建2馆舍,一为承恩,一为迎辉。修治500里内道路、桥梁,宋使至,派重臣郊迎。

  • 叱卢

    鲜卑族一支。源出东胡。以部为氏。原居漠北,后与乞伏氏、斯引氏、出连氏同出阴山南徙。晋代,与乞优氏相随,先后居于高平川(今宁夏境内黄河支流清水河)、苑川(治今甘肃榆中县大营川地区)等地。约东晋初,乞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