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袞桑帕

袞桑帕

1389—?

明代西藏地方官员。又称热丹袞桑帕、江孜法王袞桑帕、大德大司徒法王袞桑帕。藏族。属穆氏族中之迦支系(后称夏喀哇族)。先世原居今甘孜之邓柯(丹玛)一带,后移居后藏年楚河流域翁喀恩莫龙,成为江孜等地统治者。其父袞嘎帕建江孜堡以居。幼年出家为僧,往依帕竹政权首领阐化王贡玛查巴坚赞任侍寝官。明永乐十一年(1413)继父职。于江热建立法苑,迎请克主杰(即班禅一世),尊为教法官,宏扬佛法。同年,被明帝封为大司徒,赐银印。次年,为能得到大菩提正果,在年楚河上建造一座奇特之六孔桥,桥上建大菩提佛塔,内藏释迦像坛城等8种坛城。同时广兴佛事,做大法会。同一世班禅扩建白阔德钦寺(即白居寺)。洪熙元年(1425),建白居寺围墙,宣德二年(1427),建吉祥多门塔(又称“十万大佛塔”),为西藏唯一的一座塔中寺,堪称一绝。六年(1431),以纳塘本《甘珠尔》经为蓝本,命人在磁青纸上缮写金字《甘珠尔》经110部,称“江孜天邦玛”本(意为禁门,指此经只存本寺不得外传),为藏文大藏经诸本中之善本。继缮写《丹珠尔》经一部。正统四年(1439),又写密宗经典四续部咒。六年(1441),雕版印刷《八支全咒》,并建藏经殿以存大藏经典。由于其建甘珠尔经典、依节期设供、严肃法规,有益于朝廷兵差赋税之制,颇得明廷信赖,曾特颁发“致热丹袞桑帕大司徒诏书”,以褒其功。享年50余岁。

猜你喜欢

  • 白腊切

    清代云南基诺山巴普寨基诺族首领。地位显赫,曾娶7个妻子。清雍正(1723—1735)时,整个后半山地区各村寨都向其纳贡服役,砍柴、挑水、做饭由扎果、扎垒二寨负责,盖房用草排和竹笆也有固定村寨。据说18

  • ?海道行军大总管

    官名。唐征龟兹之行军建置。龙朔二年(662),龟兹恃吐蕃而叛唐。高宗遣苏海政为行军大总管,统突厥阿史那弥射、阿史那步真二可汗所部出讨之。至疏勒(今新疆喀什)南,与吐蕃约和而归。

  • 源彪

    521—586北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官员。字文宗。先世为河西鲜卑秃发氏,西平乐都(今青海乐都)人。太武帝时归北魏,赐姓源氏。北魏中书监源子恭之子。北魏孝庄帝永安(528—530)中,以父功赐爵临颍

  • 徒单兀典

    ?—1232金大臣。亦作徒单吾典。女真族。徒单氏。累官为武胜军节度使,驻邓州(今河南邓县)。寻迁中京(今河南洛阳市)留守,知金昌府事,驻洛阳。在邓州、洛阳修城,招亡命千人,号“熊虎军”,剽掠宋境,宋人

  • 幏布

    秦代南郡诸少数民族所织的一种土布,用以交纳赋税,因称幏布。秦惠文王(前338—前311年在位)时,定其民户岁纳8丈2尺。汉袭秦制,仍令其民以此纳赋。

  • 铁券

    古代奖赏殊功的凭据。以铁为之。以金朝为例,状如卷瓦。刻字画襕,以金填之。外以御宝为合,半留内府,另一半赏给有殊功者。

  • 富伦河卫

    见“甫儿河卫”(1047页)。

  • 吴半生

    即“吴添半”(1076页)。

  • 雅拉香波山

    西藏名山。位于雅隆河谷。据敦煌藏文文书等载,传吐蕃第一代聂墀赞普为天神墀端已之子,自十三天降临雅隆地区,先至拉日江托山,后至雅拉香波山,自此为人主,统领雅隆部落。故藏族先民视此山为神的象征,敬为神山、

  • 索诺木达尔札

    ?—1744清代西藏贵族。亦称根敦达吉。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之父。祖籍后藏江孜所属之邦宁,后移居山南琼结。自幼出家,于哲蚌寺为僧。后随师敦丹旺布赴西康理塘寺,受委管理该地俗人事务,遂还俗。康熙四十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