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萧思温

萧思温

?—970

辽代大臣。小字寅古。一记作名守兴,小字喂呱。契丹挨。辽景宗睿智皇后※萧绰父。通书史,不善兵事,将士皆云非将帅才。受重任,常败兵。太宗时,为奚秃里太尉,后尚太宗长女汧国长公主吕不古,迁群牧都林牙。穆宗时,授南京留守,深得宠任。应历八年(958),后周攻易州,奉命领兵抗御,畏暑不前,仅掠沿边数城即归。九年四月,为抵御后周世宗亲兵北伐,受任兵马都总管,未逾月,即失益津(今河北霸县北)、瓦桥(今河北雄县)、淤口(霸县东)3关,固安受迫,面对严重形势,束手无策。五月,易、瀛、莫3州失陷,南京(今北京)告紧。恐朝廷罪己,表请穆宗亲征。后因周世宗病故,退兵,方解南京之危。十年(960)六月,奉诏领3部兵增援石州(今山西离石),为宋兵所败,城陷。经年屡败兵,为时人所不屑。然官事亨通。十九年(969),随穆宗游猎,穆宗被庖人所杀,即与南院枢密使高勋、飞龙使女里等拥景宗贤即位,以功擢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寻加尚书令,封魏王。女萧绰被册为皇后。保宁二年(970)五月,随景宗出猎医巫闾山,被高勋等谋害,追封楚国王。

猜你喜欢

  • 三略西夏文译本

    西夏文译汉文兵书。原汉文本全称《黄石公三略》,作者佚名,伪托黄石公撰。西夏文译者佚名。木刻本,蝴蝶装,页面18.5×11.5厘米,面6行,正文行13字,注解小字双行占1行,行21字。版口有篇名和页码。

  • 丁莲

    清代官员、经学家。字菁若。福建晋江(今属泉州市)人。回族。进士丁天禧之子。幼孤力学,康熙五十二年(1713)中进士。任兴化教授,学行纯谨,后掌福州鳌峰书院,教士一循白鹿洞书院之规,多所成就。雍正(17

  • 段末波

    即“段末柸”(1695页)。

  • 阿亦马黑

    即“爱马克”(1897页)。

  • 于虚出

    见“阿哈出”(1213页)。

  • 青蛉蛮

    唐代云南白蛮部落名。因居于青蛉县(亦作蜻蛉县,在今云南大姚、永仁县之间)得名。始见于《云南志》(《蛮书》),谓其“衣服言语与蒙舍(南诏)略同”。天宝(742—756)间,该地被南诏攻取,其首领尹氏率众

  • 宾州府

    地名。位于今黑龙江省南部。清宣统元年(1909)置,治所即今黑龙江省宾县。辖域东西430里,南北260里。东界方正县,西接阿城县,南连五常府,北邻黑龙江巴彦州。隋为安车骨靺鞨地。唐属渤海鄚颉府高州。辽

  • 尼扒

    傈僳语音译,意为“能与鬼相通的人。”旧时傈僳族男巫师。主要从事占卜打卦,主持祭祀。行祭时身穿长衫,头戴拥有两只大山羊角的斗笠,背挎一把盖有毛毡或布的长刀,手舞一根长竹竿;根据“精灵”和“鬼”的情况有针

  • 乌雅束

    1061—1113金康宗。字毛路完。女真完颜部人。金世祖※劾里钵长子。辽天祚帝乾统三年(1103),金穆宗卒,以世祖嫡长子承袭节度使,继任联盟长。翌年,以高丽来伐,使石适欢破之。为向苏滨水(今大绥芬河

  • 古州苗民起义

    清雍正乾隆年间贵州东南部苗民起义。为反抗清廷的军事强制和武力镇压,雍正十二年(1734),古州苗民包利欲行暴动,遭逮捕,经斗争获释。十三年二月,因地方官吏以征粮为名大肆敲榨,古州(今贵州榕江、黎平、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