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果什哈。满语音译。清代八旗各级武官的亲随护兵。清制规定,武官不乘舆,从兵限以额:京城都统、统领、副都统及管理各营大臣,各准于前锋、护军、马甲内挑取跟班2人。驻防将军、都统,各准于领催内挑取跟班2人
1608—1692明末清初云南丽江土官。纳西族。字昆仑,号台美。纳西族名阿寺阿春。土知府※木增(阿宅阿寺)长子。明天启四年(1624)袭父职。崇祯十年(1637),备马匹方物差人赴京进贡请典。时蒗蕖阿
契丹王朝所置宫卫名。契丹语称作“夺里本斡鲁朵”(“夺里本”意为“讨平”,“斡鲁朵”意为“宫”)。为辽穆宗※耶律璟所置宫卫。宫卫制是契丹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辽史·营卫志》:“辽国之法:天子践位置宫卫。
?—1637清初武官。满洲镶白旗人。索绰罗氏。世居吉林吴喇地方(今吉林市境)。天聪八年(1634)、崇德元年(1636)连攻明雄县(今河北保定境),首先登城,授牛录章京。随皇太极征朝鲜,攻皮岛,首先渡
? —986辽代将领。字婆典,又记作婆项。小字项烈,契丹族。北府宰相※萧敌鲁子。史载其性耿直。天禄五年(951),耶律察割杀辽世宗自立,遣人邀之,他回拒,将来人执送寿安王耶律璟。未几,察割被杀,璟即位
蒙古语音译。又译“农土”、“讷秃克”,突厥语称“禹儿惕”。《元朝秘史》释为“营盘”。《元史·特薛禅传》:“农土犹言经界也。”指某一社会单位平常游牧的地区,也有“屯营”、“住所”之意。蒙古国建立后,分赐
呼图克图的异译,又称小活佛,即第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249页)。
705—774唐代佛教译经师。全称不空金刚,又称不空三藏。梵名阿目佉跋折罗。原籍北印度(一说狮子国)。婆罗门种姓。幼年随父移居中国。15岁出家,从金刚智学梵本悉昙章及声明论。精通梵语、巴利语,善解一切
又作宕昌。州、郡名。原为宕昌羌所据之地,并建宕昌政权。其境域自仇池以西,东西千里,席水(今甘肃天水市)以南,南北800里。后归吐谷浑。北周保定四年(564),武帝宇文邕遣大将军田弘略其地,灭宕昌国,于
土司名。明洪武五年(1372)置,治所在今贵州贵阳市。万历十四年(1586),与龙里卫、平伐长官司合并为新贵县。境内有汉、布依、苗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