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索诺木达尔札

索诺木达尔札

?—1744

清代西藏贵族。亦称根敦达吉。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之父。祖籍后藏江孜所属之邦宁,后移居山南琼结。自幼出家,于哲蚌寺为僧。后随师敦丹旺布赴西康理塘寺,受委管理该地俗人事务,遂还俗。康熙四十七年(1708)得子。青海诸王忌西藏拉藏汗立伊喜嘉措为七世达赖,与之争权,遂于五十一年(1712),由青海亲王达什巴图尔确认其子为六世达赖仓央嘉措转世灵童。五十三年(1714),为避拉藏汗询查,随灵童居德格寺。次年,受清朝命,移居青海塔尔寺。五十九年(1720),随清军护送达赖喇嘛入藏坐床。以达赖喇嘛年幼,代理政务。雍正五年(1727),与噶伦隆布鼐、阿尔布巴等人结党杀害首席噶伦康济鼐。七年(1729)清朝禁其干预政务。因其护侍达赖喇嘛,并教习经典,勤劳多年,加恩封辅国公。自此,历辈达赖喇嘛之父或胞兄均援此例受清封为公爵,不干预政务。十三年(1735),达赖喇嘛亲政后,受命管理桑耶、桑日庄园,常居桑日噶玛村,每年赴拉萨一次,探亲达赖喇嘛。乾隆九年(1744)卒,清朝特派都统持银500两赴藏,为其举行隆重葬礼,并封其子恭格丹津为辅国公,世袭。

猜你喜欢

  • 高德基

    1119—1172金朝大臣。字元履。渤海族遗裔,先世于渤海国亡后被辽迁置辽阳(今辽宁辽阳市)。历仕熙宗、海陵、世宗三朝。熙宗皇统二年(1142),登进士第。六年,任尚书省令史。海陵为相,专愎自用,仅其

  • 宣抚司经历

    官名。元代设置,为宣抚使下属。职掌衙门案牍和管辖吏员,处理官府日常事务。明代授任土官,秩从八品。参见“宣抚使”(1746页)。

  • 王神念

    451—525北魏、梁将领。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先世系乌丸王氏,一说为汉王霸后裔。善骑射,少好儒术,尤明内典。初仕北魏为州主簿,迁颍川太守。梁天监(502—519)中,与子僧辩据郡归梁,封南城县侯

  • 许兀慎

    蒙古都儿鲁斤(迭儿列斤)诸部之一。又作旭申、许慎、温慎、忽神。原依附主儿乞部,南宋庆元三年(1197),主儿乞部为铁木真(成吉思汗)击败后,该部一部分归附铁木真。成吉思汗麾下大将,“四杰”之一博尔忽即

  • 布摩

    壮语音译。壮族男性宗教职业者称谓。亦称“布道”。意为“师公”、“道公”。流行于广西。主管村寨中安神、驱鬼及祭祀等事宜。由先祖传袭或拜师承袭。尊奉莫一大王、白马娘娘、花婆圣母、释迦牟尼、张天师等为祖师。

  • 雍正两征厄鲁特记

    书编名。见“圣武记”(651页)。

  • 溪蛮丛笑

    书名。南宋“五溪”民族志。1卷。南京朱辅(字季公,浙江桐乡人,汉族)撰。“溪蛮”者,取《后汉书》“五溪蛮”之名,指今湘西及其附近一带少数民族。叶钱序谓:“五溪之蛮,今有五:曰苗、曰徭、曰僚、曰僮、曰仡

  • 散扎布

    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贵族。又作桑扎布、三扎布、三济扎布。※阿玉奇汗第三子。初随父居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流域。清康熙四十至四十一年(1701—1702),因与父不睦,率属户1万余人投准噶尔部首领策

  • 黑龙江额鲁特

    蒙古部落分支名。清代呼伦贝尔卫拉特人专称。伊克明安台吉巴桑、阿卜达什族裔。初居准噶尔。乾隆十九年(1754)、二十年相继附清,附辉特部,驻牧塔米尔(一作塔密尔)。二十二年(1757),因拒不附阿睦尔撒

  • 古尔板索尔马

    蒙古语“古尔板”和藏语“索尔马”的叠称,即“三河”(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