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科尔沁部

科尔沁部

蒙古部名。明代又译作好儿趁。明洪熙年间(1425),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合撒儿)十四世孙奎蒙古塔斯哈喇遭厄鲁特部侵袭,徙居嫩江依兀良哈,因同族有阿噜科尔沁,故称所部为嫩科尔沁以区别之。初与札赉特、杜尔伯特、郭尔罗斯3部同牧,后3部从科尔沁分出。明末从属于察哈尔。万历二十一年(1593),参加九部联军进攻建州女真努尔哈赤,兵败后,与努尔哈赤联姻。后金天命九年(1624),首领奥巴摆脱察哈尔林丹汗的控制,与努尔哈赤结盟,屡随后军攻察哈尔及明边。崇德元年(1636),以奥巴子巴达礼合疏劝进功,皇太极将该部分为左翼前、中、后3旗,右翼前、中、后3旗,属哲里木盟。牧地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及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等地。有清一代,该部位列内札萨克24部之首,备受宠信,其贵族受封爵17。该部屡应征参与征讨吴三桂、察哈尔布尔尼叛乱,平定准噶尔,多有建树。参见该部诸旗条。

猜你喜欢

  • 李承祯

    西夏宗室。党项羌族。越王李仁友孙,襄宗※李安全世子。夏应天四年(1209),蒙古成吉思汗率大军攻入西夏,襄宗安全遣其为主帅,以大都督府令公高逸副之,督兵5万御之,大败,高逸被擒杀。皇建二年(1211)

  • 巴海

    ①(?—1696)清朝将领。满洲镶蓝旗人。瓜尔佳氏。沙尔达虎之子。初任佐领。顺治十四年(1657),授秘书院侍读学士。十六年,袭父职为宁古塔总管。十七年(1660),与副都统尼哈里率兵至黑龙江、松花江

  • 杨定

    ?—394①后仇池国君主。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前仇池国君主杨难敌孙杨佛奴之子。东晋永和十一年(355),其祖杨宋奴为杨国所杀,随父及叔佛狗逃奔关中,依前秦苻坚。后尚坚女,为尚书、领军将军

  • 东征纪行录

    书名。明代张瓒撰。1卷。作者曾于成化十二年(1476)任巡抚四川右副都御史,参与镇压播州天坝千、湾溪苗民起义。是时,夭坝千53寨及重安江长官司湾溪等地苗民暴动。宣慰使杨辉等与作者亲临播州督理其事。此书

  • 塔娃

    藏语音译,又作塔哇。意为“边缘人”。解放前四川阿坝藏族地区最下层的贫民。一般是因天灾人祸破产或丧失劳动力和牲畜,由外部落逃来的农牧民及少数流落草地的回、汉商贩。居住在寺院周围,逐渐形成几十户,甚至几百

  • 特薛禅

    蒙古国勋臣。又译德薛禅、迭夷。孛思忽儿弘吉剌氏。※铁木真(成吉思汗)岳父,光献翼圣皇后※孛儿台父。本名特,因从铁木真起兵有功,赐名“薛禅”(意为“贤者”)。原为弘吉剌部首领之一,率众驻牧于扯克彻儿、赤

  • 哈纳克土谢图

    明末清初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哈尼诺颜洪果尔之子。明崇祯九年(1636)前,游牧于天山北路。后随硕实汗徙牧青海。清外札萨克蒙古青海和硕特部西右翼中旗为其后裔。

  • 西汉时匈奴王。※乌珠留若鞮单于子,※稽留昆之同母兄。任匈奴右大且渠。汉哀帝元寿二年(前1年),单于侍子稽留昆自汉还归后,复受遣与妇入侍汉。后还归。

  • 托克托索丕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封建主。乌什人。乌什郡王※霍集斯第三子。乾隆二十五年(1760),因乌什伯克讦告,与父同被送北京。寻受命返阿克苏,承管乌什、吐鲁番、和田等地祖业。

  • 恩赏地

    清帝赏赐所用的旗地。宗室封爵规定:凡分封皇子,例按其爵之等次授予盛京、畿辅等处庄园。乾隆五十六年(1791),高宗弘历命以大凌河牧场东西成荒之地,设庄64所,令各庄头开垦成熟,以备分赏出府王公之用。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