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福因寺

福因寺

召庙名。位于阿拉善旗乌图巴格驻牧地。又称北大寺。与延福寺、广宗寺2大寺齐名,建筑规模宏伟,由济穆特活佛住持。有大喇嘛、二喇嘛、三喇嘛各1员,分管庙务、财政和经典。格思贵(僧官) 1人,管全寺喇嘛。盛时有僧众1千余人。后因阿拉善旗人口繁殖减弱,遂下降至5百余人。其中一半终身住庙,一半半住庙。庙今已废。

猜你喜欢

  • 玛里雅兀特

    即“米喇兀”(918页)。

  • 撑犁孤涂单于

    ※“单于”的全称(1521页)。

  • 长孙嵩

    358—437鲜卑贵族、北魏大臣。又作拔拔嵩。代人。代国南部大人长孙仁子。年十四,代父统事。建国三十九年(376),率部投匈奴独孤部刘库仁。后归附拓跋珪。登国元年(386),珪即代王位,命为南部大人,

  • 契丹语,为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名称。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诸宫卫与其它部族下置石烈。嘲为孝文皇太弟※耶律隆庆※敦睦宫下之一石烈。

  • 忠建长官司

    见“忠建宣抚司”(1414页)。

  • 班都察

    蒙古国将领。钦察人。玉里伯里氏。忽鲁速蛮子。太宗八年(1236),与父归降蒙古,从蒙哥攻阿速,破都城蔑怯思。后随蒙古军东归。宪宗三年(1253),率钦察百人从汗弟忽必烈平大理国,以强勇著称。侍忽必烈,

  • 那颉啜

    唐代回纥汗国特勤。唐文宗开成五年(840),以汗国为黠戛斯所破、㕎可汗被杀,汗牙部十三姓拥乌介特勤为可汗,偕嗢没斯特勤、宰相赤心等各率众奔唐天德塞(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

  • 撒答

    亦作“撒达”,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老人”之意。金初女真人有以此命名者。如阿注阿之次甥即名撒达。

  • 商都县

    县名。在内蒙自治区乌兰察布盟南部。原为察哈尔商都牧厂及张北县四台,兴和县五、六、七台,陶林县八台地方。民国时设招垦设治局,1918年改县,属察哈尔兴和道。1962年由河北省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 榆山丁零

    丁零之一部。因居榆山而得名。榆山在今河北居庸关附近,与太行山东相接,故一说其实际上是西山丁零之一支。北魏泰常二年(417),榆山丁零翟蜀派人暗通刘宋,欲联宋反魏,事泄后,退入西山,联合西山丁零路支等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