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尔察部
见“卦尔察部”(1300页)。
见“卦尔察部”(1300页)。
唐代契丹部落联盟首领。出自大贺氏族。贞观二年(628),率其部落背突厥附唐,此开契丹历史归附中原王朝之先河,从而引起突厥恐慌,急遣使索讨,愿以反唐隋将梁师都(时称“梁国皇帝”,依附突厥)易之,唐太宗严
?—996辽代将领。名又作吴留。字逊宁。契丹族。国舅宰相※萧斡子。史载其有胆善谋。辽圣宗即位时,统和元年(983)二月,娶承天太后三女越国公主延寿,拜驸马都尉,受任南面林牙,掌文翰。寻从宣徽使耶律阿没
?—742唐代后突厥贵族。又作骨咄叶护。开元二十九年(741),攻杀后突厥左厢(左杀)判阙特勤所立之毗伽可汗子,拥立其弟为汗,旋又杀之,自立为可汗。天宝元年(742),为拔悉密首领阿史那施联合回纥、葛
见“鹿哨”(2104页)。
契丹王朝时期所建佛塔。座落于契丹东京道黄龙府(今吉林省农安县)。是我国现存最北的一座大型砖塔。建于辽圣宗时期(982—1031,一说建于金初)。为八角十三级密檐式实心砖塔。已残破,经整修,现高43米,
唐代南诏地名。治所在今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首府楚雄市。其地有盐井,产盐最洁白,古代惟王得食,取足辄灭灶。
见“西辽”(689页)。
后凉后主建康公吕隆年号。401—403年,凡3年。
碑刻。清嘉庆二十年(1815)罗希学等立。全文共约500字。内容叙述壮族罗氏先人在宋时从江西随狄青南征※侬智高,因功受封为那地州(今属南丹,一说属河池)土知州,世领其地。明嘉靖、隆庆(1522—157
元朝太庙大祭时的一种礼俗。又称“割奠”。祭祀时,例由蒙古博儿赤(司厨)跪割牲肉,置于太仆卿奉侍朱漆供盘之上,酹以马乳,同时巫祝以蒙古语奉告神灵。礼毕,以割奠之余抛撒于南棂星门外。凡遇大祭,必行割奠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