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珠尔默特那木扎勒

珠尔默特那木扎勒

?—1750

清代西藏地方官员、郡王。藏文史籍作达赖巴图尔。后藏人。藏族。噶伦※颇罗鼐之子。乾隆四年(1739),委任头等台吉,管理藏北39族、达木蒙古。十二年(1747),承袭其父郡王爵。任职后,虐使其下,所属皆怨;疑忌达赖喇嘛,屡行刁难;诛除异己,暗结准噶尔部谋乱。以藏地安宁为由,要求撤驻藏清军。次年,以防准噶尔为借口率藏军和前藏戴琫于喀拉乌苏处训练兵丁。十四年(1749),欲遣西藏色拉寺、甘丹寺喇嘛往云南中甸发展黄教,要求驻藏大臣将霍尔噶锡等地番众归其管辖,均遭拒绝。后遣兵袭杀其阿里地区首领。凡其父所用旧人,多被杀害、抄没、贬黜。遣亲信通款准噶尔部,求其发兵至阿里声援。监视驻藏大臣,阻绝邮传军书,危及达赖喇嘛。十五年(1750),被驻藏大臣傅清、拉布敦杀。

猜你喜欢

  • 阿禾必

    宋末元初云南元江“罗槃甸”主。哈尼族。元至元十二年(1275)冬,元军进军哈尼族首领统治中心罗槃城(元江),率众坚守城垣抵抗,并屡拒元云南行省平章政事赛典赤招抚。后赛典赤率军亲临城下,迫于形势,“乃举

  • 拉旺巧列朗结

    明代藏传佛教高僧。西藏地方第穆呼图克图三世。藏族。为西藏工布地区丹吉林寺住持,故又称丹吉林呼图克图。出生于聂赤仲钦。随帕巴拉通瓦顿丹剃度出家,从巴索·拉旺却吉坚赞受比丘戒。曾多次聆听四世达赖云丹嘉措教

  • 布占泰

    ?—1618明代海西女真乌拉部首领。又作卜章台、卓古,号何叱耳。女真族。与哈达部同祖。纳齐布禄七世孙,布干第三子,满泰之弟。乌拉部长。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六月,结扈伦四部掠建州努尔哈赤村寨。九月

  • 太白山

    今长白山在唐代的名称。亦曰白山。晋以前称不咸山、盖马大山,南北朝至隋号从(徒)太山或太皇(《魏书》作大白)山。靺鞨族分布此山以北地区,其著名七部中有白山部,因居该山北麓而得名。辽金时始称长白山。

  • 北陵

    见“昭陵”(1647页)。

  • 灌奴部

    高句骊族5部之一。亦称南部或前部。5部按分布方位,以东、西、南、北、内命部名,其分布区在5部中的内部之南,故名。约有今朝鲜平安道一带地。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征高丽,其部傉萨(比唐都督)高惠贞与

  • 妥懽贴睦尔

    1320—1370元朝末代皇帝。又译妥懽帖木尔、妥懽帖不耳、妥懽帖睦尔、妥欢帖穆尔。蒙古孛儿只斤氏。明宗※和世㻋长子。天历三年(1329),父被文宗图帖睦尔毒害后,于至顺元年(1330)

  • 绥京驿道

    清代通蒙古地区驿道。自京师北行370里至宣化驿,120里至怀安县驿,60里至高山站,60里至聚乐堡驿,60里至大同县站,60里至高山站,60里至左云站,60里至右玉县站,20里至杀虎口站,100里至和

  • 中俄伊犁条约

    俄国强迫清朝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又称《里瓦几亚条约》、《利洼府条约》。1871年(清同治十年)六、七月间,俄国乘阿古柏之乱,出兵强占伊犁。1877年(光绪三年),阿古柏之乱平。次年派钦差大臣崇厚出使

  • 杨乌

    西夏职官名称之汉译名。宋代史籍记载的西夏遣宋使臣的官名。一译作映吴。如史载宋元祐二年(1087)三月,西夏派遣使臣杨乌威明裕默等赴宋朝答谢太皇太后。后世称“蕃官名号”,其西夏职官品位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