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李继迁

李继迁

963—1004

夏州党项羌拓跋部首领。本姓拓跋氏,曾改名赵保吉。宋银州防御使李光俨子,母罔氏。生于银州无定河侧之山寨(在今陕西米脂县境,今称李继迁寨)。幼善骑射,智勇双全。宋开宝七年(974)授管内都知蕃落使。太平兴国七年(982)六月,因反对族兄李继捧向宋朝献五州地,与弟李继冲、亲信张浦等诈言其乳母死出葬,率家族数十人,以兵器盔甲置棺中出奔夏州东北之地斤泽。出其远祖拓跋思忠画像以示族人,号召部族起事。十二月,攻夏、银、宥等州。雍熙元年(984)九月,被宋将尹宪、曹光实袭破于地斤泽,母妻被俘,仅与弟李继冲逃走。此后转徙无常,啸聚豪族,招集蕃众,兵势复振。二年二月,与从弟李延信、亲信张浦谋据银州,令弟李继冲纠合蕃族,自与豪酋破丑重遇贵及张浦、李大信等赴银州诈降,诱杀宋将曹光实。遂入据银州,自称定难军留后。以张浦、刘仁谦为都押牙,并预署诸州刺史等官。乘胜攻会州,围抚宁寨,旋被宋军击败,弃银州逃走。三年(986)二月,向契丹称臣图援,被封定难军节度银夏绥宥等州观察处置等使、特进检校太师都督夏州诸军事。并尚契丹宗室女封义成公主。淳化元年(990)十二月,契丹封夏国王。二年,受李继捧招降,伪称归诚,宋太宗授以银州刺史,赐姓名赵保吉。继而诱李继捧降契丹,宋诏削所赐姓名,随毁夏州城,并行盐禁以困之。至道二年(996)三月,于浦洛河邀击宋军粮草,攻西凉府。五月,围攻灵州,宋五路军来救,即撤离。三年复上表归宋,授夏州刺史、定难军节度、夏银绥宥静等州观察处置押蕃落等使。咸平四年(1001)谋西掠吐蕃、北收回鹘。攻灵州不克,屯田于其境。五年三月,集蕃部攻陷灵州,改灵州为西平府,建都於此。六年(1003)攻麟州,复攻西蕃,取西凉府,与吐蕃六谷部首领潘罗支等战于三十九井地,大败,中流矢逃回西平府而卒。其子李德明追尊号“应运法天神智仁圣至道广德孝光皇帝”。李元昊建西夏国谥其祖神武,庙号太祖,墓号裕陵。

猜你喜欢

  • 买闾

    元代诗人、教育家。字兼善。回回人,先世西域人。元初祖父哈只仕江南,遂家居上虞(今浙江省上虞县)。父亦不剌金,曾任江浙行省平章政事。自幼博览经史。至正二十二年(1362),领乡贤,任尹和靖书院山长。不久

  • 戒台寺

    契丹王朝时期重修的著名佛寺。位于今北京门头沟区马鞍山。始建于唐,原名慧聚寺。辽道宗咸雍年间(1065—1074)沙门法均在此建戒坛说戒,影响很大。明正统时改称万寿寺,至清大修,因该寺以戒坛闻名,故改今

  • 儋林

    古族名。参见“林胡”(1291页)。

  • 天咫偶闻

    书名。清震钧(1875—1920),满族,姓瓜尔佳氏,字在廷(亭),自号涉江道人,汉姓名唐晏撰。作者生于清末,有感时事之艰,于是潜心著述。该书为其著述中之一种,分皇城、南城、东城、北城、西城、外城东、

  • 纳克什班底派

    伊斯兰教※苏菲派中的一个派别。14世纪时,巴哈丁(1317—1389),创于布哈拉。以在举行宗教仪式时,默诵经文,在胸前划线,表示静化心灵,不狂热呼喊,与一般苏菲派有别。“纳克什班”意为“画”或“画家

  • 阿热

    唐代※黠戛斯君长之称。驻牙青山(今叶尼塞河上源阿巴坎以西),周围立栅为垣。生活与众不同,用毛毡作帐,称为“密的支”;服貂、豽皮衣,冬戴貂皮帽,夏戴镶金扣白毡帽;除食肉及马酪外,还吃当时极为稀罕的面粉制

  • 鲁托梭龙

    珞巴族巴达姆部落方言音译,旧时为求取牲畜兴旺而举行的宗教仪式。流行于西藏自治区墨脱县以南的珞瑜地方。在夏收庄稼作最后一次除草前,凡有牛的人户,都把牛从丛林中赶回来,绑在房前庭院的木桩上,杀鸡宰猪,向守

  • 松林地土千户

    清代四川西番(今普米族)土官名。康熙四十九年(1710),当地首领王德洽归附,授土千户职,颁给印信一颗,号纸一张,后隶越嶲厅(治今四川越西县)宁越营。住牧四川石棉县松林地。嘉庆至道光间(1796—18

  • 来保使团

    清朝派往土尔扈特蒙古的使团。雍正九年(1731),清朝政府为迎护噶尔丹策零异母弟罗卜藏舒努(又作罗卜藏索诺)回归故土,共同反对噶尔丹策零,复令内阁学士班第、内务府大臣来保、侍郎色楞额等56人出访额济勒

  • 钟凌秀

    ?—1632明末畲族人民起义首领。畲族,广东大埔人。崇祯三年(1630)与陈万等由闽南起事,以大埔等地为根据地,联合潮州畲、汉人民数千人,攻入广东程乡(今梅县),袭击三河镇。其势汹涌,闽、粤、赣三省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