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明安图

明安图

①(1692—1765)清代蒙古族杰出数学家、天文学家。字静庵。蒙古正白族人。康熙九年(1670),被选入钦天监学习天文、历象和数学。由于刻苦学习,深入探究,独立思考,成绩突出。康熙五十一年(1712),以才华出众,成为得宠的官学生,与当时著名学者伴随康熙帝赴避暑山庄,并从康熙帝在皇宫听西方传教士讲授测量、天文、数学。初任钦天监时宪科五官正。乾隆二十五年(1760)后,升任钦天监监正,执掌监务。毕生致力于科学事业。以科学方法进行地理测绘工作。乾隆二十一年(1756)、二十四年(1759),两次参加对新疆西北地区的地理测量工作,完成天山北路、西南的测绘工作。获得大量有关山川、道里、气候等的科学资料,成为绘制《乾隆内府舆图》新疆部分、《皇舆西域图志》的重要依据,为我国地理测绘工作做出贡献。在天文学上成绩尤为卓著,对天文、历法、气象进行实地观测,掌握资料,进行科学研究。在钦天监任时宪科五官正时,每年将汉文本的《时宪书》译成蒙文,呈清廷颁行,供蒙古使用。并参加御制《律历渊源》一书的工作,将积累的考测资料编入该书《历象考成》部分。雍正八年(1730),修订编出《日躔月离表》,从乾隆二年至七年(1737—1742),参加编成《历象考成后编》十卷,反映了中西天文历象科学的新成果,成为清代编制历法的依据。从乾隆九年至十七年(1744——1752),参加《仪象考成》一书的推算工作。40年中为我国天文历象科学作出杰出贡献。他又是位杰出的数学家,以中国传统的数学,结合西方数学的成果,论证了割圆密率3个三角函数解析法,并进一步创造性地论证了三角函数的6个公式,成功地解析了9个求圆周率的公式,写成《割圆密率捷法》一书初稿。惜因病书未成而卒。后由其子明新及弟子陈际新、张肱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续成,共四卷。此书在当世被誉为“明氏新法”,在我国数学史上占着重要地位。 ②(?—1795) 清朝将领。蒙古正红旗人。博尔济吉特氏。以云骑尉授三等侍卫,升湖南保靖营游击。从征金川,大小54战,以功升镇筆镇总兵。乾隆六十年(1795),督兵镇压贵州石柳邓、湖南石三堡、吴八月等领导的苗民起义,在永绥鸭酉战役中,兵败,与前来赴援的永绥协副将伊萨纳等同被义军击毙,丧师近2千余人。

猜你喜欢

  • 华阳国志

    书名。亦名《华阳国记》。东晋常璩(字道将,蜀郡江原即今四川崇庆人)撰。凡12卷,附属1卷。书成于永和十年(354)。宋以后刻本渐多,现存本以明嘉靖张佳胤刊本和刘大昌刊本为最早,《四部丛刊》、《四部备要

  • 兀浑察

    ?—1293元朝将领。蒙古札刺儿氏。蒙古奥鲁官※拜延八都鲁孙,外貌台子。世祖至元六年(1269),袭祖父职,代领其军。从也速带儿征诸蛮。十六年,从征叛王笃哇于斡端(今新疆和田),有功。二十一年,奉诸王

  • 潘州

    渤海王国置。《辽史·地理志》作沈州。为定理府所辖2州之一。领沈水、安定、保山、能利4县。州治故址无考。辽灭渤海后废,其民被迁居辽沈州(州治在今辽宁沈阳市老城区)。

  • 王纪剌

    即“弘吉剌”(644页)。

  • 夏卜让千户部落

    藏族部落名。在青海同德县北部,东、北接贵南县鲁仓千户部落,西临黄河,南接卡力岗。与兴德县夏卜让千户原为一个部落,数百年前,由甘肃夏河一带迁至青海黄南同仁一带游牧,因与当地部落纠纷,又迁至同德县。清道光

  • 瓦寺宣慰司

    明清时四川土司名。司治今阿坝州汶川县涂禹山。统辖藏民和汶川部分羌民。土司祖籍西藏,后迁居董卜韩胡(今宝兴县硗碛乡)。明正统九年(1444),有雍中罗洛思者以藏经进贡,封“加渴瓦寺灌顶觉弘善大国师”。十

  • 酥油花灯会

    藏语称“美多却杰”,意为“摆花节”。藏族传统盛会。流行于西藏、青海、四川等地。每年藏历正月十五举行,故又称“正月十五灯节”。始于明永乐七年(1409)正月十五日,时宗喀巴创办拉萨※传召法会,为文成公主

  • 成汉武帝

    见“李雄”(1022页)。

  • 土知县

    官名。明代正式改称县令为知县,作为一县之长,负责主持一县事务。秩正七品。广西、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县,亦如之,任命当地豪酋、头目为土知县,颁给铜印、敕书,赐以冠带,一般准世袭。因其故俗,附辑土民

  • 贺什格巴图

    1849—1915清末蒙古族诗人。内蒙古伊克昭盟乌审旗沙尔里克苏木人。牧民拉卜杰子。19岁前在村塾学蒙文,通过自学,通晓汉文、藏文。20岁在巴拉珠尔公手下当书吏,因同情“独贵龙”运动,写诗赞美,受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