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旄牛羌

旄牛羌

※西羌的一支。又称越巂羌。以盛产牦牛而得名,毛可为毦,是贵重物品。原居河湟间。秦献公初立(前384),欲复穆公之迹,兵临渭首(甘肃渭源),诸羌畏秦之威,相率外迁,徙居越巂水下游。武帝元鼎六年(前111),汉置沈黎郡(治所在筰都县,今四川汉源县东北)以统其众。天汉四年(公元前97),省郡,于旄牛置都尉主之。后属蜀郡西部都尉。东汉安帝延光二年(123),起兵攻零关(今四川峨边南),杀县令。为益州刺史张乔及蜀郡西部都尉将兵镇压。后改蜀郡西部都尉为蜀郡属国都尉,居塞内者属之。在此前后,蜀郡徼外不断有大批羌人内属,一次即达50余万口,其中包括此部。

猜你喜欢

  • 乞伏司繁

    ?—376十六国时期鲜卑乞伏部首领。陇西鲜卑人。西秦建立者※乞伏国仁之父。先世居苑川(今甘肃榆中县东北)。约东晋咸和四年(329),父傉大寒卒,嗣为首领,率部迁于度坚山。咸安元年(371),为前秦苻坚

  • 侯大苟

    ?—1465明正统至成化年间广西瑶族起义军杰出领袖。广西桂平县罗渌洞田头村人。瑶族。家贫,原以烧炭、帮工及打猎为生。为人正直,有强烈反抗精神,在当地瑶族中颇孚众望。因不堪忍受官僚土豪肆意欺压搜刮,于正

  • 东科尔呼图克图五世

    见“苏耶南姆嘉木措”(1009页)。

  • 恺安城

    古城名。位于济木萨(今新疆济木萨尔)三台塘东70里。乾隆三十七年(1772),以其旧城增筑,赐今名。城周3里,分设3门:东丽旭、西同风、南覃惠。光绪二十年(1894)扩修,改名“孚远城”。周767丈。

  • 承明

    北魏高祖孝文帝元宏年号。476年,凡1年。

  • 网头

    解放前京族渔民劳动组织的首领。由网丁民主推举劳动力强、生产经验丰富、技术全面的长辈担任。职责是组织安排网丁进行渔业生产;负责承租添置和分派人员管理渔具;主持渔业生产中的宗教仪式。是渔民劳动组织的核心人

  • 白宏

    族名。哈尼族自称之一。交错聚居和散居于景东、墨江、元江、镇沅、普洱、江城、新平等县。参见“哈尼族”(1633页)。

  • 述轧

    见“耶律牒蜡”(1321页)。

  • 西太后

    即“慈禧太后”(2407页)。

  • 门工

    地名。藏语音译,又作美空等。意药材产地。位于西藏自治区察隅县境内。1950年10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渡云南澜仓江进抵该地。是为当年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的路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