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授时历

授时历

元代郭守敬等天文学家编制的历法。元初承用《金大明历》,以该历浸差,与天象不符,至元十三年(1276),朝廷设立太史局(后改称太史院)以制订新历。参与修历者有都水少监郭守敬及许衡、王恂等。根据郭守敬主张“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于仪表”,4年之间,改制并创造天文观测仪器近20种,郭守敬等复测日月星辰运行之变,并亲自率员外出实测。其观测范围极广,“东至高丽,西极滇池,南逾朱崖,北尽铁勒,凡二十七所”。根据大量实测资料,考正凡七事,创法凡五事,参照前代历法,测定冬至时刻,推算出一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日,精确度极高,于至元十七年(1280)修成新历。忽必烈取“敬授民时”之意,赐名为《授时历》,于次年颁行天下。此历采用一系列比较正确之天文常数值,较之以往累代所行用《大衍历》、《宣明历》、《纪元历》、《统天历》、《大明历》等都更为精确。此历并正式废除了上元积年日法,采用了近世截元法,为编历史上一大创新,成为我国古代一部最精良的历法。

猜你喜欢

  • 雅鲁河卫

    见“也鲁河卫”(143页)。

  • 米波

    见“人役税”(33页)。

  • 何秋涛

    1824—1862清代著名学者。福建光泽人,字愿船。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授刑部主事。曾主讲保定莲池书院,代院长。喜治经史、小学,精于考据文学,边疆舆地尤所擅长。与时人张穆以学问文章相契合。鉴

  • 西凉府

    西夏官署名。治所在凉州(今甘肃省武威),为西夏辅郡,属次等司。天盛年间(1149—1169)设6正、6承旨、6都案、6案头。

  • 细君公主歌

    歌名。见“细君公主”(1555页)。

  • 对回族人民宣言

    全称为《中华苏维埃中央人民政府对回族人民的宣言》。1936年5月25日中共中央以毛泽东主席的名义在延安发表的文告。文中提出:当前抗日人民红军的西进,是回族解放的大好时机,并宣布在民族平等的原则基础上,

  • 王达

    晋代匈奴东西曹(二城胡)首领之一。贰城(故址在今陕西黄陵县西北)人。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五年(390),与东曹首领曹寅献马3千匹于后秦姚苌,受封镇远将军、金城太守。

  • 蒙庆宣慰司都元帅府

    元代土司名。《元史·泰定帝本纪》:泰定四年(1327),“八百媳妇蛮请官守,置蒙庆宣慰司都元帅府”。至顺二年(1331),改为八百等处宣慰司。其地在八百媳妇国境内,今泰国北部清莱、昌盛附近。为傣(泰)

  • 越王

    ①辽封爵。保宁元年(969)太宗第五子耶律必摄受封;重熙十七年(1048),兴宗子耶律和鲁斡受封;乾统元年(1101),耶律淳受封。 ②金封爵,大国一字王号。天眷元年(1138),太祖子完颜宗杰追封;

  • 唐努乌梁海

    清代乌梁海部落名。“唐努山乌梁海人”省称。大多数为古都播人后裔。蒙元时期称秃巴思、秃巴等。元太祖二年(1207),附入蒙古。明属瓦刺。17世纪初年,被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台吉硕垒乌巴什并吞。后服属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