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恰克图互市

恰克图互市

清代中俄贸易交往。雍正五年(1727),中俄签订布连斯奇条约。次年五月十八日,又于恰克图签订划定蒙古地区边界条约。条约第四款规定:开祖鲁海图、恰克图和尼布楚为两国贸易地点,两国商人均可于其地盖房建栅。后两国各于边境一侧建立“城镇”(或称“货圈”)。俄城建于恰克图河附近,呈正方形,四周围以木栅,设3门,置兵防守。设教堂、官衙、税局、房舍、兵营、货栈,称“恰克图”。清朝政府建城于俄城正南130米左右地方,城呈矩形,宽360余米,长600余米,四周各有一门,置兵把守。有理藩院司官一员驻扎,称“买卖城”。同年七月,双方正式开市,贸易开始时并不甚景气。乾隆二年(1737),中俄北京互市停止后,始趋活跃。贸易以货易货。大宗交易一般定于每年二月进行。凡内地商人前往,皆由理藩院给予照票。由直隶出口者,至察哈尔都统或多伦诺尔同知衙门领票;自山西出口者,至绥远城将军衙门领票。俄商多以毛皮易换中国金、银、丝绸、布疋、茶叶、大黄及陶瓷器皿等。二十七年(1762),以俄国擅增货税(一说妄报失马),停止互市。三十三年(1768),在俄国商务委员恳请下,又复市。四十三年(1778),因俄国少校妄自尊大,彼此发生龃龉,复停市。四十四年(1779),允新任俄国少校要求,再次开市。四十九年(1784),以库伦商民靳明往乌梁海地区贸易,货物为俄属布里亚特人劫夺,俄国政府非但不遵双方议定条款严办,且一味推诿包庇。次年,互市被迫再度停止,并于各地查禁大黄出口。大黄为俄国获利最多之垄断商品,贸易停止后,俄方迫于需要,于五十六年(1791)又恳求复市。次年互市恢复。双方议定,嗣后不得再发生违反恰克图条约之事,两国商人,应由地方管理。互市恢复不久,贸易又趋活跃,至嘉庆五年(1800),贸易额已较第三次闭市之前增加一倍。鸦片战争后,因英国纺织品涌入中国市场,加之俄国请求于伊犁、塔尔巴哈台重新开辟互市场所,后逐步走向萧条。

猜你喜欢

  • 曲杰顿珠仁钦

    1309—?青海“诸寺之祖”夏琼寺的创建者。藏族。先祖为萨迦家族人。生于日贡地区。出家后赴卫藏,先后在聂塘、纳塘、夏鲁等地求师学法。后返回安多本土,任临洮新寺(或临洮德萨寺,该寺系元代法王八思巴帝师下

  • 移赉勃极烈

    金代早期官名。女真汉语音译,“移赉”意为“三”,“勃极烈”为“官长”之意,合为“第三位重臣”。因在勃极烈系列中位次于国论勃极烈和忽鲁勃极烈,故名。阿骨打建国后,设谙班、国论、阿买、昃四勃极烈共掌国政,

  • 三都大官

    北魏前期专理鲜卑族人刑政之最高主官。简称为“三都”,为外都坐大官、内都坐大官、中都坐大官的总称。每一种约有2人。“都坐”,即意为“朝堂”,“都坐大官”犹如“朝堂上的大官”或“坐朝堂的大官”,带有汉晋尚

  • 莽古尔泰

    1587—1632后金宗室大臣。满族。爱新觉罗氏。太祖※努尔哈赤第五子。母富察氏。与德格类(太祖第十子)、莽古济格格同出。明万历四十年(1612),从太祖征乌拉部,克6城,多立战功。四十三年(1615

  • 麻合马

    ?—1338伊儿汗国第十二代汗。蒙古孛儿只斤氏。伊儿汗※旭烈兀后裔,玉勒忽秃鲁之子。元顺帝至元元年(1335),不赛因汗死,无嗣,诸王争立,内乱迭起,被鲁木长官札剌儿部人洒克哈散拥立为汗。与斡亦刺部人

  • 盛昱

    ?—1899清朝宗室、学者。满洲镶白旗人。字伯熙、伯蕴,号意园。肃武亲王※豪格7世孙,协办大学士敬征孙,左副都统御史恒恩子。少聪慧,10岁作诗。光绪二年(1876)进士。授编修,历任日讲起居注官。益励

  • 史忠

    见“阿史那忠”(1220页)。

  • 恩得利

    鄂伦春语音译,意为创造人和其他动物的神。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传说,地球上凡是能呼吸的动物,均是它创造出来的,且有极为生动的神话传说:它初以肉和泥土相拌创造出人,加入骨头后,会走路。那

  • 牂柯谢

    见“谢龙羽”(2301页)。

  • 苏非派

    伊斯兰教教派之一。语源有3说:一言出自希腊文“索非亚”,意谓“智慧”;一说出自阿拉伯语“沙甫”,意谓“纯洁”;多数学者主张源于阿伯文“苏非”,意为“羊毛和驼毛”。以其首领常穿羊毛长衫而得名。其最早发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