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广宁府路

广宁府路

元地方政区名。亦称广宁府或广宁路。至元十五年(1278)置。辖境约西至大凌河,东达辽河下游附近,北在今阜新市一带与大宁路和懿州地相接,南至辽东湾。治所在今辽宁北镇县城。本为辽显州地,金于天辅七年(1123)于其地置广宁府。蒙古汗国得此,成吉思汗命异母弟别里古台镇守之,后立广宁行帅府事。后以地远,迁治于临潢,于此立总管府,直隶中书省。因户少,至元六年(1269)降为散府,属东京路总管府。十五年(1278)复为路,行总管府事,又直隶中书省。初领4县:广宁、望平、闾阳、钟秀,后废广宁,至元六年又省钟秀入望平,元代只领望平、闾阳2县。至顺年间(1330—1333)钱粮户为4595户。明洪武中废,置广宁卫。辽世宗时(947—951在位),迁部分渤海人居此。地有医巫闾山,东丹国人皇王、辽世宗和辽景宗葬其间,称显陵和乾陵。

猜你喜欢

  • 太沵河

    即“太鲁水”(273页)。

  • 宪德

    ?—1740清朝大臣。蒙古正白旗人。西鲁特氏。吏部尚书明安达理之孙。康熙五十七年(1718),由荫生授理藩院主事,迁刑部员外郎。雍正初年,历迁郎中、湖北按察使、巡抚。五年(1727),调四川巡抚。以战

  • 邪米思干

    见“撒麻耳干”(2495页)。

  • 秽貊

    即“貊”(1732页)。

  • 马札儿台

    1285—1347元朝大臣。蒙古蔑儿乞氏。谨只儿之子,中书右丞相※伯颜弟。初扈从武宗,继侍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于潜邸,任典用太监。仁宗延祐至英宗至治年间,历任吏部郎中、侍郎、兵部尚书、典瑞院使,迁大都

  • 止贡赞普

    吐蕃第八代赞普。系色赤赞普与纳吉洁莫西林雪玛之子。一说是时,从吐谷浑或尤古纳萨纳传入本教,自芒康(即乾宁)取得铠甲,遂以后藏娘若香波卡堡寨为基地。后与大臣洛昂达孜争权决斗,被杀身亡,使雅隆部落赞普家族

  • 驻藏粮员

    清朝派驻西藏管理驻藏官兵军需粮务及藏民事宜的官员。亦称粮务员。乾隆年间(1736—1795),自打箭炉外至西藏设粮台6处,置文官同知1员,管理兵粮,收纳藏民贡赋及安谧地方,复置游击、守备、千总、把总等

  • 乙辛不只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乙辛不只为辽圣宗兴圣宫下之一抹里。

  • 仡央语支

    或称仡央语群,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语支之一。分布在我国贵州省中部、西部,云南省东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和与之毗连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北部。主要语言有仡佬语、拉基语、普标语、布央语、耶容语、木佬语等。这个语

  • 也鲁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所设。《满洲源流考》将此卫与永乐六年(1408)三月所设牙鲁卫同作雅鲁河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