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志那
清朝将领。满洲正红旗人。赫舍哩氏。初为健锐营前锋,从征叶尔羌、缅甸、金川,授副前锋参领,出为湖北永绥协副将。乾隆六十年(1795),苗民聚众数千人举行反清起义,围攻永绥,以婴城固赐花翎,擢总兵。嘉庆元年(1796),以湖北白莲教首领聂杰人、张正谟于枝江、宜都聚众反清,率军前往凤凰山、箔箕珰镇压,擒杰人、正谟,赐号“法福礼巴图鲁”,奉命回苗疆处理善后事宜。二年授总兵,驻镇筸,与提督分领军。边备严,屯田兴,军政肃然。八年,署湖南提督,调贵州,时称名将。十五年卒于任。
清朝将领。满洲正红旗人。赫舍哩氏。初为健锐营前锋,从征叶尔羌、缅甸、金川,授副前锋参领,出为湖北永绥协副将。乾隆六十年(1795),苗民聚众数千人举行反清起义,围攻永绥,以婴城固赐花翎,擢总兵。嘉庆元年(1796),以湖北白莲教首领聂杰人、张正谟于枝江、宜都聚众反清,率军前往凤凰山、箔箕珰镇压,擒杰人、正谟,赐号“法福礼巴图鲁”,奉命回苗疆处理善后事宜。二年授总兵,驻镇筸,与提督分领军。边备严,屯田兴,军政肃然。八年,署湖南提督,调贵州,时称名将。十五年卒于任。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亦作阿不哈。后改汉姓曰田。
见“罗”(1414页)。
见“康济鼐”(2102页)。
贵州古族名。亦称侬家苗。相传明时其先人自外省奉调入黔,因身披龙甲,故名,其本无考。分布于贵州安顺、镇宁、永宁、清镇、惠水一带。有大头龙家、马镫龙家、狗耳龙家(亦称“小头龙家”)、白龙家(亦称“曾竹龙家
1781—?清代拉卜楞寺释尊佛殿的修建者。藏族。系二世嘉木样之侄。13岁步行赴卫藏,入哲蚌寺郭芒经院学习,获多仁巴学位。往日喀则,从七世班禅丹白尼玛受近圆戒。后返回家乡昂拉。前往蒙古宏法时,在阿拉善旗
蒙元官名。又译“扯儿宾”、“彻儿必”、“阇里必”。《元朝秘史》简释为“官人”,无详解;《蒙古译语》释为“宰相”;《登坛必究》译作“把总”;那珂通世《成吉思汗实录》解释为“侍从官”。近人依其职守,认为近
见“纥突邻部”(945页)。
?—1237蒙古国宗王。又译果鲁干。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庶子。母忽兰皇后。蒙古国建立后,分封蒙古八鲁刺思、捏古思等4千户为食邑。太宗七年(1235),参加“长子西征”,从拔都等征钦察、斡罗思,攻占也
达斡尔族的播种方法之一。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境内达斡尔族居住区。出现于民国年间,逐渐取代※一犁挤春种法。其法为:撒种籽前先犁一遍,撒种后再翻一遍,因以得名。这一改进,提高了农作物产量。
见“堆龙德庆”(19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