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伦河卫
见“甫儿河卫”(1047页)。
见“甫儿河卫”(1047页)。
清代画家。字再芗。江苏华亭(今上海松江县)人。回族。画家改琦之子。继家学,工画,精鉴赏。所绘人物、仕女、花卉皆具其父风。代表作有《红玉醉颜图》等。
村名。因其贴靠邦迪拉山麓,故名。藏语意为“鼓壶山”。位于西藏山南地区东南部、鲍罗里河支流章玛河(一作“比长河”)谷。系德让宗与打陇宗的交通要冲。原属门巴族居住点。20世纪50年代末发展为藏族、门巴族和
1230—1303元代吐蕃高僧。吐蕃突甘斯旦麻(在今四川邓柯县一带)人。初名功嘉葛刺恩,12岁出家,更名胆巴。24岁,即升座演习密法,闻者折服。后得八思巴帝师举荐,被元世祖召至大都(今北京)供职,封为
藏语音译。解放前四川阿坝卓克基藏区土司制下的一个社会等级。又称“克尔米”,意为“什么都要做的人”,俗称“家人”,即奴隶。来源于孤儿或因家贫被卖为奴者,亦有与“家人”结婚降为此等级者。世代为奴,无任何私
?—1868清朝将领。满洲镶蓝旗人。姓佟佳氏,杭州将军舒明阿子。道光五年(1825),由闲散补整仪尉。后官广州副都统。二十一年(1841),英军侵入广东,督率文武防守广州,擒杀英兵多人。后署广州将军,
驻藏大臣使用之印章。藏语称“达木粗”。乾隆十四年(1749),派傅清、拉布敦2人为驻藏大臣,钦差大臣印章命由傅清收掌,后掌印人由皇帝决定。四十五年(1780),驻藏大臣分为驻藏办事大臣和驻藏帮办大臣后
明代藏族土司名。地在今四川甘孜、阿坝两藏族自治州交界地域。建置确凿年代欠详。史载正统九年(1444)正月,明廷应四川伽木隆宣慰司之请,命喇嘛班丹伦竹为其地灌顶国师。八月,宣慰使克罗俄监灿奏伽木隆西北境
即“豆莫娄”(983页)。
古县名。西汉置,为辽东郡领18县之一。治所故址为今辽宁丹东市东北叆河尖村古城(一说即九连城)。高句骊在壮大过程中曾多次袭击该县。西晋后废。
汉至晋挹娄族所居之地。一作楼故地。与肃慎故地大致相同,约东至今日本海,西达黑龙江省境呼兰河流域和张广才岭,南到吉林省敦化县境,北有黑龙江流域。《新唐书·黑水靺鞨传》所言即指此。辽金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