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安集延

安集延

中亚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清代浩罕汗国四城之一。乾隆二十四年(1759),输诚内附清朝。光绪二年(1876),沙俄并吞浩罕后属于俄国。即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安集延。

猜你喜欢

  • 渐丁军

    元代蒙古军兵之一种。《元史·兵志一》:“孩幼稍长,又籍之,曰渐丁军。”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规定:家只1丁者不作数,凡2丁至5丁、6丁之家,只存1人,余皆充军。

  • 放寮

    海南黎族一种风习的汉语俗称。一些地方的黎族称“略亚”,意思是唱歌和玩乐器,也有个别地方称“堂地”,意为“男女结交”。旧时海南岛黎族青年男女普遍盛行的一种社交活动。女儿长成后,结伴上山砍回木料,由父兄帮

  • 耶律苏

    ①(?—926)契丹开国初期皇室大臣。又作素、铎稳。字云独昆。为太祖※耶律阿保机异母弟。史载其性柔顺,对阿保机尤忠,深得宠信。太祖三年(909),为舍利(管军头目)。三月,奉阿保机之命与萧敌鲁南下,以

  • 新爷

    云南耿马、孟定傣族土司衙门的属官。由土司委任外戚担任。视与土司关系之亲疏、资历、威望、和办事能力分授衙门职务。在政治上可统辖局部辖区,包括数个※圈官(相当于一乡之长),处理辖区内民刑案件。经济上享有“

  • 麻速忽

    元朝官员。又译马思忽惕、马思忽惕伯。回回人。※牙老瓦赤(牙刺洼赤)之子。原籍花剌子模。约元太祖十六至十七年(1221—1222),以蒙古军征花剌子模,随父款归成吉思汗,并献管理城市方略,受委随父同治河

  • 喀尔喀土谢图汗部左翼中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阿尔泰军台所经,东接达里冈爱牧马场界,西至西尼察鄂博接本部左翼后旗界,南接四子部落旗界,北至巴噶哈台接本部左翼后旗及左翼中左旗界。有佐领14。会盟于汗阿林盟。康熙二十七年(16

  • 昔只兀惕

    即“失主兀惕”(591页)。

  • 古地名。春秋末年越国东界地。《国语·越语上》:“勾践(初年)之地……东至鄞”,在今浙江鄞县境。

  • 比棍

    清代八旗录取成丁者之简易方式。凡编审人丁,有以及龄者入册,亦有以身高5尺以上者入册,各时期京内外办理原不一致。宁古塔将军(康熙元年至十五年,1662—1676)巴海,每届3年则出告示,令满汉幼丁按期至

  • 清会典

    书名。清典制文献。原名《钦定大清会典》,或称《大清会典》。清官修。记载各级行政机构的编制、职掌、事例,为清朝一代典章制度的总汇。仿《明会典》修,但其不追溯前代,只谈当代的典章事例。清修会典始自康熙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