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宇文氏

宇文氏

古部落名、姓氏。源出匈奴,为南单于远属,原居阴山地区,统12部。史称“其语与鲜卑颇异,人皆剪发而留其顶上,以为首饰,长过数寸则截短之。妇女被长襦及足,而无裳”。过着以游牧为主的生活。约公元1世纪时,移居辽东一带,加入鲜卑部落联盟,逐渐鲜卑化,遂称鲜卑宇文氏。“宇文”,一说“天君”之意,或谓“俟汾”之音讹,意为“草”。东汉桓帝时(146—167),鲜卑联盟首领檀石槐分鲜卑为东、中、西3部,自右北平(治今河北丰润县东南)至辽东接夫余、秽貊20余邑为东部,宇文氏世为东部大人。后鲜卑联盟瓦解,自成一部。3世纪末,疆域更为扩大,西起濡东(今河北滦河东),东至柳城(今辽宁朝阳),包括西喇木伦河及老哈河一带,初建牙帐于紫蒙川(今辽宁朝阳西北),盛时有兵数十万。建元二年(344),为前燕慕容皝所灭,部众5千余落被徙置于昌黎(治今辽宁义县)。后该部贵族有不少仕于前、后燕。北魏皇始二年(397),拓跋墡破后燕,始归附北魏。西魏年间,丞相宇文泰擅权,屡谋废立。恭帝三年底(551年初),泰子宇文觉废恭帝,代魏而建立※北周。后灭北齐,统一北方。大定元年(581),为隋所灭。其成员后逐渐与汉族等融合。

猜你喜欢

  • 温都部

    辽、金时女真诸部族之一。属胡里改女真。分布于来流水(今松花江支流拉林河)以南,匹古敦水(今蜚克图河)以北地,境内有星显水,阿斯温山。地产铁,民居有以锻铁为业者。是当时女真族中强大的部族之一。景祖乌古鹖

  • 索巴坚参

    清乾隆时藏族历算学家。甘肃马杨寺(位于今天祝藏族自治县永登)僧人。《马杨寺汉历心要》藏文改编本的编译者,此书为时宪历(即所谓农历)历书。17世纪末以前西藏尚无时宪历,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进京时曾欲将汉

  • 若为多尔吉

    1717—?清代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又名耶摄丹丕钟麦。佑宁寺章嘉呼图克图三世。西宁北乡人。土族。清雍正二年(1724),奉诏入京。翌年,入内蒙古多伦诺尔汇宗寺习经。十三年(1735),与梁亲王允礼陪

  • 折继闵

    1018—1052字广孝。宋代边将。党项族。※折惟忠子。天圣二年(1024)随父任为三班奉职。景祐中(1034—1037)改右侍禁。父逝,兄继宣嗣州事。宝元二年(1039)兄被黜,继闵升西京作坊使,嗣

  • 白鞑番

    土族他称。藏族对土族的称谓。参见“土族”(63页)。

  • 吐谷浑道

    丝绸之路东段支线。因自吐谷浑都城伏俟城始发,并经吐谷浑居地,故名。见“青海道”(1280页)。

  • 柏嘎第巴

    西藏门隅地区对六世达赖罗桑仁钦·仓央嘉措(1683—1706)故居的俗称。藏语音译。仓央嘉措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正月十六日出生在门隅中部夏日措的柏嘎村(一说,乌吉林)。自幼丧父、随母才旺卓玛(

  • 净州路

    元代行政区划名。隶中书省。治所天山县(今内蒙古四子王旗西北卜子村)。蒙古诸部统一前,汪古部世居该地。金朝于互市的榷场设置天山县。世宗大定十八年(1178),升为净州。元朝升为净州路。明初废。净州故城址

  • 打官围

    民国时期服役于国民党军队的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族的猎民为所在部队上司(俗称“东家”或“掌柜”)打猎,故称。一般在夏季打鹿茸和犴茸的红围期行之,猎期3个月。由“东家”召集,自愿参加,因参加猎民只需带

  • 淝水之战

    前秦苻坚与东晋的一次大战役。苻坚统一北方后,自恃“强兵百万,资仗如山”,欲进取东晋,统一大江南北,建元十九年(东晋太元八年,383)七月,调集90余万兵力,对晋发动大规模进攻。八月,秦征南大将军苻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