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孤儿传

孤儿传

蒙古族古代短篇叙事诗。又名《孤儿舌战成吉思汗九卿》。作者和创作年代均不详。240余行。内容叙述成吉思汗与其九员大将宴于克鲁伦河畔,席中谈论饮酒利弊,一侍宴的奴隶——孤儿,胆敢从旁插话,并与一员大将反复辩论饮酒有害,终于不畏对方威协恫吓,将其驳倒。诗中采用大量生动贴切的比喻,寓意深刻的警句、格言和俗谚,增加了辩论的色彩和情趣。此叙事诗以孤儿为被统治阶级的代表,嘲讽了统治阶级的精暴和愚鲁,赞扬了下层人民的智慧和斗争精神。是蒙古族文学中最早的论战式文学形式之一。后已形成为传统,双人好来宝中的口头辩论和现代民间叙事诗中正反面人物的对话,即其演变和发展。罗卜桑丹津《黄金史》、拉喜朋楚克《水晶珠》均载有此叙事诗。

猜你喜欢

  • 托克推

    1583—1645清初将领。满洲正红旗人。瑚尔哈氏。天命四年(1619),同兄纳罕泰携属百余户归附后金,授佐领。天聪三年(1629),任护军参领,从太宗征明,至遵化。五年,随军征大凌河城,斩获甚众。八

  • 索康

    藏语音译。西藏前藏贵族家族之一。自称为四世达赖喇嘛后裔。家族成员身致通显者有:索康古阴喀夏喀,康熙五十三年(1714)在与不丹作战中任指挥官;索康乃在雍正五年(1727)任江孜宗本;索康巴在乾隆三十三

  • 马牌

    参见“乌拉牌票”(341页)。

  • 伶僚

    见“仡伶”(571页)。

  • 东丹国

    辽初所立附属国。一般简称东丹。因在契丹之东得名,即东契丹之意。辽天赞五年(926,即天显元年)元月,契丹主阿保机亡渤海国,二月改渤海为东丹,封长子耶律倍(一曰图欲)为人皇王主之,建元甘露,都天福城(即

  • 太仆寺

    官署名。汉代太仆为九卿之一,掌舆马及马政。北齐以后设寺。历代相沿。清因之,顺治元年(1644)设立,设满、汉卿一人,附于兵部武库司。同年十二月裁,二年二月复设。康熙九年(1670),奉旨将口外种马二厂

  • 米隆

    西藏珞巴族对来自异氏族定居户的称谓。亦作纽磅、纽巴,珞巴语音译,意为“无地人”、“他氏族人”。须得到住地氏族或村寨首领同意后方能定居。经济生活以打工、开垦村公有林荒地、经营绝嗣和外迁户的土地,或借蓄奴

  • 桂良

    1785—1862清朝大臣。满洲正红旗人。瓜尔佳氏。字燕山。总督玉德子。嘉庆间,捐升员外郎,授知府。道光十二年(1832),由四川、广东布政使调江西。十四年,升河南巡抚。任内,奏筹议查私硝章程,内有严

  • 羌戈大战

    羌族神话史诗。羌族民间古歌《祭祀歌》中的一部唱段。分为序歌;羊皮鼓的来历;大雪山的来源;羌戈相遇;找寻神牛;羌戈大战;重建家园,共7部分。内容记述远古时羌族祖先的一支流亡到岷江上游,同原居该地的戈基人

  • 乌格齐哈什哈

    ?—1415明初瓦剌贵族首领。又译努克漆哈什哈。克㰅古特(一说即土土扈特)人。原统辖瓦剌诸部。据《蒙古源流》等记载,明建文元年(1399),因额勒伯克汗受绰罗斯浩海太尉诱惑,杀弟哈尔古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