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瑟瑟

大瑟瑟

?—1121

辽天祚帝妃、女诗人。一作萧瑟瑟。渤海王室后裔,大父房之女。乾统(1101—1110)初,天祚帝幸耶律挞曷第,见而爱之,匿宫中数月。后听取皇太叔和鲁斡劝谏,以礼选纳。三年冬,册为文妃。生蜀国公主、晋王敖卢斡,尤被宠幸,加号“承翼”。聪慧寡言,少时工文墨,善歌诗。时辽屡为金兵所败,社稷濒危,以天祚帝醉心游猎,疏斥忠臣,乃作诗歌讽谏。今所存《讽谏歌》云:“勿嗟塞上兮暗红尘,勿伤多难兮畏夷人;不如塞奸邪之路兮,选取贤臣。直须卧薪尝胆兮,激壮士之捐身;可以朝清漠北兮,夕枕燕、云。”《咏史诗》道:“丞相来朝兮剑佩鸣,千官侧目兮寂无声。养成外患兮嗟何及!祸尽忠臣兮罚不明。亲戚并居兮藩屏位,私门潜畜兮爪牙兵。可怜往代兮秦天子,犹向宫中兮望太平。”此皆涉政之作,具有强烈时代色彩。所谏天祚帝衔之。时辽地丧失近半,天祚帝“颇有倦勤之意”,诸王子惟晋王敖卢斡最善,素有人望。元妃兄枢密使萧奉先恐其甥秦王不得立,深忌之。保大元年(1121)一月,一日文妃姊妹三人俱会军前(姊耶律挞曷妻,妹耶律余睹妻),萧奉先藉此诬南军都统余睹等谋立晋王。挞曷伏诛,文妃被赐死,余睹惧祸,叛入女真,次年晋王亦被赐死。

猜你喜欢

  • 四子部落

    蒙古部名。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哈撒儿)十五世孙诺颜泰有四子:僧格、索诺木、鄂木布、伊尔札布,初游牧于呼伦贝尔,称阿噜蒙古。后迁阴山之北,分牧而处,以后遂称四子部落。后金天聪四年(1630),归后金

  • 兰楚芳

    元曲家。又作蓝楚方。回回人。先世西域人。约生活在元代中后期。据说曾任江西元帅,有军功。与元散曲家刘廷信过从甚密,常相唱和切磋,时人喻为唐代之元(稹)白(居易)。善散曲,作品大多以爱情为题材,构思奇巧,

  • 杞彩顺

    ?—1859清代咸丰年间云南农民反清起义将领。彝族。南华县锈水塘人。南诏※细奴逻之裔。咸丰三年(1853),帅五六百人首举义旗,反抗清政府镇压与迫害。六年(1856),帅部加入※李文学起义军,勇敢善战

  • 恒敬

    ?—1832清朝大臣。满洲正蓝旗人。伊尔根觉罗氏。乾隆五十三年(1788),由官学生挑补鸿胪寺鸣赞,寻以同知用。嘉庆初,镇压豫、川、楚白莲教义军余部,历任同知,赏知府衔。十二年(1807),补绥定府知

  • 兴和路

    元代路名、驿站名。即原抚州。中统三年(1262)十一月,升为隆兴府。十二月,在此建行宫,后升为路。皇庆元年(1312)十月,改为兴和路,治所在高原县(今河北张北县)。辖宝昌州和高原、怀安、天成、威宁四

  • 刀更孟

    ?—1415明代云南西双版纳※召片领(意为“广大土地之主”)。傣族。车里军民宣慰使※刀暹答长子。永乐十一年(1413),父卒,袭职(一说自立)。执政后,暴虐无道,重辟刑,创轧锯之法,或以铁钩勾罪犯脊骨

  • 李光弼

    708—764唐朝大将。契丹族。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南)人。契丹首领。唐蓟郡公楷洛之子。沉毅有大略,善骑射,武后时入朝,历任左卫亲府左郎将、安北都护,以破吐蕃、吐谷浑功,进云麾将军,累迁朔方节度副使。

  • 迭剌迭达部

    契丹部族名。一作迭达迭刺部。开国前※鲜质可汗时(一作德祖时,约9世纪中)所俘奚族部民700户(一作7千户),徙于※饶乐都督府之清河,置※奚迭刺部,分13县(一作14※石烈),开国后更名迭刺迭达部(一作

  • 喀尔喀赛音诺颜部中左末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塔米尔、哈绥、齐老图三河河源。东接札牙班第达呼图克图界,西至清素珠克图诺们罕界,南邻素温都尔、北抵伊克沙巴尔山梁。有佐领4。会盟于齐齐尔里克盟。康熙四十五年(1706)和硕亲王

  • 北魏道武皇帝

    见“拓跋珪”(13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