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吐麻

吐麻

即“秃麻”(1082页)。

猜你喜欢

  • 段义宗

    五代十国时期云南大长和国大臣及诗人。白蛮(白族先民)。叶榆(今云南大理)人。据同时代人何光远《鉴诫录》载,此人任大长和国国主郑仁旻的布燮(清平官之一),善言辞,工于诗。前蜀王衍乾德(919—924)间

  • 五国相王

    战国时期白狄鲜虞中山国参与的五国称王事件。约周显王三十七年(前332),中山国利用齐、魏伐赵之机,※“引水围鄗”,力图夺取被赵国占据的鄗邑(在今河北柏乡县北),以千乘之国击败万乘之师,使赵国深以为耻,

  • 讹里本

    见“萧酬斡”(1999页)。

  • 大宛

    西域古国名。又作破洛那、拔汗那、判汗、跋贺那等。位于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一带。王治贵山城(今乌兹别克卡散赛)。国王之下设副王、辅国王各一人。所属大小城邑70余。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种植稻麦。盛产葡萄酒、苜

  • 道拉吉打令

    朝鲜语音译,即“桔梗谣”。朝鲜族传统民谣。流行于延边等地区。描写的是妇女采集桔梗的劳动场景和爱情生活。旋律回肠荡气,极富抒情感。

  • 生瘗

    契丹死刑之一。即活埋。《辽史·刑法志》称: “生瘗……归于重法”。辽太祖神册三年(918),“皇弟迭烈哥谋叛,事觉,知有罪当诛,预为营圹,而诸戚请免。……涅里衮自缢圹中,并以奴女古、叛人曷鲁只生瘗其中

  • 科巴

    藏语音译。义译为“需要的人”。解放前四川西部和西藏昌都地区农奴中的一个等级。与西藏其他地区的※“堆穷”相似,是头人或大※“差巴”的附属户。地位低于一般差巴。一般不占有份地,仅由领主或大差巴给予一小块“

  • 泰常

    北魏太宗明元帝拓跋嗣年号。416—423年,凡8年。

  • 辉罕城

    即“忽汗城”(1487页)。

  • 差巴

    藏语音译。明时已有此称,意为“负担赋役的人”。藏族农奴制度下构成农牧奴阶级的一个主要等级。人身依附于农奴主,以被农奴主分予少量份地或准予使用草场放牧牲畜,而被束缚于各农奴主的领地上,不准迁徙、逃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