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寺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黑错寺”。在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镇。康熙十二年(1673),由噶丹嘉措弟子甘南甘加人贝谢热却丹,在合作地方首领支持下建成。乾隆十四年(1749),赛赤萨木察第一世坚赞僧格于该寺建立法相讲闻之规,自此政教之权由赛赤活佛系统掌管。第二世赛赤·洛桑坚赞僧格、第三世赛赤·洛桑绛伯丹增僧格相继增建殿宇、大经堂、印经院大昂欠等,使该寺成为甘南地区规模较大的寺院之一。解放初,寺内共有经堂2座,佛殿10座,僧人500余人。1981年重建大经堂。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黑错寺”。在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镇。康熙十二年(1673),由噶丹嘉措弟子甘南甘加人贝谢热却丹,在合作地方首领支持下建成。乾隆十四年(1749),赛赤萨木察第一世坚赞僧格于该寺建立法相讲闻之规,自此政教之权由赛赤活佛系统掌管。第二世赛赤·洛桑坚赞僧格、第三世赛赤·洛桑绛伯丹增僧格相继增建殿宇、大经堂、印经院大昂欠等,使该寺成为甘南地区规模较大的寺院之一。解放初,寺内共有经堂2座,佛殿10座,僧人500余人。1981年重建大经堂。
见“果洛克族”(1440页)。
?—1063辽兴宗、道示初年重臣。字胡突堇,小字滑哥。契丹族。国舅房林牙萧和尚子。史载其警悟多智数,善谀,由是名达于上。圣宗末年入仕。兴宗重熙初年,拜北面林牙,掌文翰。十二年(1043),为北院枢密副
见“越里笃”(2191页)。
?—1414明代青海瞿昙寺创始人。藏族。出生于西藏洛扎地区之卓窝隆地方。曾在青海湖海心山长期修持,故又称“海喇嘛”。后赴贡隆扎修持。明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即位,被迎至京,后返贡隆扎,明朝赐准于
即“吐蕃”。敦煌文书藏文卷子将“吐蕃”写作“土蕃”。称“吐蕃赞普”为“土蕃天子”。详见“吐蕃”(765页)。
渤海国宗王。第二世王※大武艺子。唐开元十四年(726),奉父命朝唐,贡方物。
1578—1651明代藏传佛教名僧。藏族。生于西藏堆垅嘎列康萨。父名索南衮布,母名玛玛芝桑。幼年于下密院曲弥隆地方随密宗大师南杰贝桑出家。后相继在哲蚌寺果芒扎仓、色拉寺、甘丹寺、扎什伦布寺及白居寺、昂
即“大武神王”(93页)。
即“汪古”(1120页)。
?—1664清朝武官。蒙古镶黄旗人。西纳明安氏。世居库鲁末博尔地方。初从征大同,至宣府城,遇敌千人,以奋勇击敌,赐“巴图鲁”名号。崇德六年(1641),从征明,围锦州,屡败松山、杏山、塔山兵。以功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