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却隅语

却隅语

又有人称扎巴语,我国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部分藏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主要分布在甘孜州的新龙、雅江、理塘3县的部分地区,使用人口约7千。却隅语有方言差别,可分为东、西两个方言。方言间通话有一定困难,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语法也有少量差别。以新龙县龙拉西乡为代表。语音特点有:单辅音50个。塞音、塞擦音分清、浊、清送气3类,塞擦音有舌尖前、卷舌、舌叶、舌面前4套,鼻音、擦音、边音均有清浊两套,有唇齿部位擦音和小舌部位塞音和擦音。复辅音较丰富,有144个,仅有二合的,结合特点除鼻音能与清送气音结合外,其余均为浊音与浊音结合,清音与清音相结合。有10个单元音,元音没有长短、松紧对立,但有鼻化和卷舌元音各一套。复元音有后响的,也有前响的,以后响为主,由i、u介音组成,方言中还有y介音。无辅音韵尾。有3个声调,区别词义的作用不很大。语法特点有:形态较丰富。形态、虚词等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词类有名词、代词、数词、量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助词、连词、情感词等10类。名词有双数,复数语法范畴,用在名词后加词尾的方式表达。量词较丰富,分名量词和动量词,量词和数词结合的次序是数词在前量词在后。人称代词有单数、双数、多数、集体4类,第一人称双数、多数、集体代词有包括式和排除式的区别。人称代词表示领有时,用词根元音屈折的方式表达。动词有人称、数、时态、式、态、趋向等语法范畴,用词根屈折变化、添加前后加成分、重叠词根等方式表达。存在动词有类别范畴。基本形容词常采用重叠形式。结构助词较丰富,有限制、施动、受动、处所、从由、比较等多类,语法作用不大。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一宾一谓,名词、代词作定语放在中心词前,形容词、数量词作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状语在谓语前。词汇特点有:单音节词和由单音节复合成的合成词是词汇的主要组成成分。合成的方式有并列、偏正、主谓、宾动等。借词主要来源于汉语和藏语,藏语借词偏重于宗教用语和少量生活用语。借词约占词汇总数的25%左右。四音联绵词较丰富。

猜你喜欢

  • 滇那

    东汉时西羌部落首领之一。东汉延熹五年(162)十月,继※零吾领羌民五六千人攻官军于武威、张掖、酒泉,陇西太守孙羌、护羌校尉段颎并力镇压,然其势非但无分毫减削,且更加强大,“凉州几亡”。后被官军击败。

  • 梁后

    ①(?—1085)西夏毅宗皇后。宋朝人。本为李元昊国舅没藏讹庞子媳,与毅宗李凉祚私通。闻讹庞父子密谋欲杀谅祚,密告之。奲都五年(1061)四月,诛讹庞父子,九月入宫册后,生子秉常,乾道元年(1068)

  • 祁充格

    ?—1651清初大臣。满族。乌苏氏。世居瓦尔喀。初随族人古思哈等归附清太祖努尔哈赤,编入牛录,隶正白旗满洲,旋改隶镶白旗满洲。有文才,娴习文史,奉命掌书记事。后金天聪五年(1631),初设六部,授礼部

  • 侬人

    参见“布侬”(462页)。

  • 木郎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穆伦卫。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考》将此卫与永乐四年(1406)所设麦兰河卫、永乐五年正月所设木兰河卫均称作穆伦河卫。

  • 伍遵契

    约1598—1698清代伊斯兰教经师。字子先。江苏江宁(今南京)人。回族。幼习儒学,曾中秀才。后承家教,研习伊斯兰教义。成年时,就学于山东济宁常志美门下。学成,先后在南京、苏州、镇江等地清真寺讲学传教

  • 完颜可喜

    ?—1162金宗室、大臣。女真族。完颜氏。太祖阿骨打孙,卫王宗强子。以宗室子,累官唐括部族节度使,降忻州刺史。正隆六年(1161),海陵王遣使欲杀之。闻世宗完颜雍即位于东京(今辽宁辽阳),弃州与兄归化

  • 蕃务本署

    日本侵略者占领台湾时在总督府下设置的专门统治高山族人民的机构。日本帝国主义者为实施所谓“廓清蕃地五年计划”而于1910年设置,随后又在各地增设“蕃务课”(后改为“理蕃课”),以加强对高山族人民的镇压和

  • 普颜不花

    元朝官员。字希古。蒙古族。倜傥有大志。至正五年(1345),由国子生登进士,授翰林修撰。旋迁河南行省员外郎。十一年(1351),调江西行省左右司郎中。与章伯颜、道童一起奋力抗御农民起义军的进攻,日夜坚

  • 移兹裒

    ?—588南北朝时吐谷浑诸王之一。号高宁王。隋文帝开皇元年(581),降隋,受封大将军、河南王,居河南(今贵德、临夏黄河以南),以统部众。八年(588)卒。隋文帝令其弟树归袭,统其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