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藏先结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属四川松潘卫,在今松潘西北境及甘肃迭部东南。洪武十四年(1381),明朝在其地置占藏先结簇长官司,秩正七品。十五年,遣使入朝贡马,赐以绮钞等物。永乐十二年(1414),复遣使赴京师,贡马及方物,赏赐如例。后依明定例按时入贡。
明代藏区部落名。属四川松潘卫,在今松潘西北境及甘肃迭部东南。洪武十四年(1381),明朝在其地置占藏先结簇长官司,秩正七品。十五年,遣使入朝贡马,赐以绮钞等物。永乐十二年(1414),复遣使赴京师,贡马及方物,赏赐如例。后依明定例按时入贡。
?—535北魏将领。代郡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人。其先荆州蛮酋领,被迁于代。平城镇长史、归义侯樊兴子。六镇大起义后,南至并州投附尔朱荣,为都督府仓曹参军。孝昌三年(527)冬,奉命至洛阳,以应对称旨,
以藏文翻译和撰写的佛教典籍。初称※《甘珠尔》和※《丹珠尔》。吐蕃时期只有译经的目录集,如《秦浦目录》、《旁搪目录》及《登迦目录》,前两者已失,今仅存后者。最早版本为西藏纳塘寺古本。始于元仁宗(1311
元代宫廷祓灾迎福礼俗之一。亦称白伞盖佛事。至元七年(1270),元世祖忽必烈纳帝师八思巴建议,于大明殿御座上安置一顶白伞盖,以金粉书梵字于其上,意为“镇伏邪魔护安国刹”。是后每年二月十五日于大明殿行启
?—1701亦作彭春。清朝将领。满洲正红旗人。栋鄂氏。其先世居瓦尔喀,后迁至栋鄂(今辽宁省桓仁县以西),别为一部,故以地为姓。何和礼四世孙,哲尔本之子。顺治九年(1652),袭父一等公爵。康熙十二年(
西夏崇宗朝重臣。党项羌族。皇族。被尊为尚父,官太师、尚书令、知枢密院事,被封为正献王。永安元年(1098)随太后梁氏征怀德军(即平夏城,今宁夏同心南)。受崇宗命修中兴府(今宁夏银川)。对政事多所进谏。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州源流考》改作富尔哈河,并说清代富尔哈河一在吉林城(今吉林省吉林市)西南500余里,东流入辽吉善河,有富尔哈城;一在宁古塔(今黑龙江省
北魏初期官名。鲜卑拓跋贵族建立北魏后,其官制既模仿汉晋,又保留原游牧部落的某些特色。明元帝拓跋嗣泰常二年(417),置六部大人官,有天部、地部、东、西、南、北部,皆以诸公为之大人,大人各置三属官,辅佐
东汉安帝永初元年(107),汉遣王弘发金城、陇西、汉阳羌征西域。羌人惧运屯不还,行至酒泉叛散。汉出兵截击,或覆其庐落。于是湟中勒姐、当煎等羌起兵反抗,陇西塞外先零羌别部首领※滇零与钟羌攻陇西,阻塞陇道
见“耶律义先”(1306页)。
即“大武神王”(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