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匈奴宫制

匈奴宫制

古代匈奴职官制度。匈奴国家的最高首领是单于,称“撑犁孤涂单于”,意谓“天宇之下的伟大首领”。单于于匈奴中部建立“单于庭”,管辖代郡(今河北蔚县一带)、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县)直北方向广大地区,并掌握军政和对外全部权力,有左、右骨都侯辅政。骨都侯由呼衍氏、兰氏、须卜氏等异姓贵族担任。呼延氏居左位,兰氏和须卜氏居右位,主断狱讼和将已裁决案件禀报单于,没有文书、簿领、记录诸事。单于以下有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诸左王位于汉上谷郡(今河北怀来县一带)直北方向以东,管辖匈奴东部;诸右王位于汉上郡(今陕西榆林县一带)直北以西地区,管辖匈奴西部。自单于、左右贤王,直至左右大当户,俱分别统军,指挥作战。其余各级官员,也是大大小小军事首长。除单于外,各级长官,大者统万余骑,小者数千,共设24长。各有分地。其辖境内各自置千长、百长、什长、裨小王、相、都尉、当户、且渠之属。左、右贤王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以其尚左,左贤王地位高于右贤王,通常由太子担任。东汉光武帝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北匈奴的官职情况,目前尚不清楚。南匈奴则自单于外,最贵者为左贤王,依次为左谷蠡王,右贤王,右谷蠡王,谓之四角;次左、右日逐王、左、右温禺鞮王,左、右渐将王,谓之六角,皆以单于子弟充任。异姓大臣,则有左、右骨都侯,左、右尸逐骨都侯。又有日逐、且渠、当户诸官号,各以权力优劣,部众多少为高下次第。官职皆世袭。

猜你喜欢

  • 索诺木衮布

    ?—1769卫拉特蒙古杜尔伯特汗。绰罗斯氏。特固斯库鲁克达赖汗※车凌长子。乾隆二十三年(1758),受命袭汗爵,兼盟长。同年夏,以身病往库伦拜谒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请诵经庇佑。次年,徙牧乌兰古木(今蒙

  • 高斌

    1682—1755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初隶内务府。字右文。姓高佳氏。雍正元年(1723),由内务府主事迁员外郎,改郎中,管苏州织造。六年(1728),授广东布政使,调浙江、江苏、河南。九年(173

  • 绰罗斯南右翼头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小什克贝勒旗。雍正元年(1723),准噶尔部多罗贝勒色布腾札勒拒附罗卜藏丹津叛,并以其谋告清,以功晋封多罗郡王。三年(1725),授札萨克,建旗。下设4佐领。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

  • 大母桥

    见“河厉桥”(1506页)。

  • 西摄

    西夏官位。西夏语音“岭由”,枢密六大之一,位在第三。

  • 胆酒

    壮族民间风味饮料。流行于广西柳江、融安、鹿寨、来宾、邕宁、上林、都安等地。制法:以猪、鸡、羊、蛇的胆汁和自制米酒为原料,以蛇胆为珍品;宰杀猪、鸡、蛇时,必须小心翼翼地将胆囊取出,用线把囊口系紧,以免胆

  • 中国回族青年会

    近代回族群众团体。1930年由薛文波等人发起成立于北京西单清真寺。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曾在其出版的《回族青年》创刊号上,提出“民族自治”的主张。言论颇为激越。1937年北平沦陷后,因大部分成员离平,停

  • 贺拔允

    487—534北魏末期大臣。本名阿鞠泥或阿泥。神武尖山(今山西朔县)人。敕勒(高车)贺拔氏(后改何氏),一说为鲜卑人。祖贺拔尔逗(尔头),镇防北境,遂定居武川。武川军主贺拔度拔子。善骑射,有胆略。正光

  • 曷萨特勒

    见“昭礼可汗”(1648页)。

  • 李紫琮

    宋代云南大理国(后理国)大臣。亦作李子琮。白族。大理人。事大理国第十六世国王段正严(段和誉,1108—1147年在位),任“天驷爽彦贲”(大理国清平官之一)。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为进奉使,与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