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草
①台湾高山族对集体狩猎的一种称呼。狩猎是过去高山族人的重要生活来源,各“番社”均据有猎场,彼此不得侵犯。由于狩猎工具简陋,狩猎时需集体进行,每当春深草茂之时,族长动员社众各持器械、干粮,带着猎犬,集体出猎。出猎前要守戒礼,猎具不许女性抚触,并要经过占卜决定凶吉,狩猎被视为一种神圣的行为。猎获物大家平均分配。②旧时高山族人对猎取人头的称呼。一般十数人集体行动,猎取对象不分男女老幼,也毫无宿怨,目的用作祭礼,是基于某种宗教信仰的行为。因不是出于仇杀,故对猎来的首级必须定期致祭,以示哀悼。
①台湾高山族对集体狩猎的一种称呼。狩猎是过去高山族人的重要生活来源,各“番社”均据有猎场,彼此不得侵犯。由于狩猎工具简陋,狩猎时需集体进行,每当春深草茂之时,族长动员社众各持器械、干粮,带着猎犬,集体出猎。出猎前要守戒礼,猎具不许女性抚触,并要经过占卜决定凶吉,狩猎被视为一种神圣的行为。猎获物大家平均分配。②旧时高山族人对猎取人头的称呼。一般十数人集体行动,猎取对象不分男女老幼,也毫无宿怨,目的用作祭礼,是基于某种宗教信仰的行为。因不是出于仇杀,故对猎来的首级必须定期致祭,以示哀悼。
古地方政区名。汉武帝亡卫氏朝鲜国后,分其地置4郡,其为4郡之一,置于元封三年(公元前108)。领15县,治东暆县(故址或说在今朝鲜元山附近,一说在江原南道江陵),辖境基本为东筸族故地,约南至今江陵以南
明代重建蒙藏关系的大法会。蒙元时期,由蒙古贵族※阔端、※忽必烈汗等与西藏※萨迦班第达、※八思巴等建立了密切的蒙藏关系。元亡明兴,元室北徙,明朝占领陕西、甘肃、宁夏地区,势及哈密、青海,藏族各部归属明朝
元置。失宝赤,一作昔宝赤、锁宝直。蒙古语“失宝”,“司鹰”之意;“赤”,官人之谓。元为管鹰人所设的万户府,属开元路。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孙吴县霍尔莫津屯,一说在该省爱辉县境,或说在爱辉城附近。由专人打捕、
?—1728清代新疆吐鲁番封建主。维吾尔族。初隶准噶尔部。康熙五十九年(1720),清散秩大臣阿喇纳领兵赴辟展,偕众迎降。时阿济斯和卓拒降,走准噶尔,在策妄阿拉布坦授意下,胁吐鲁番众数千户徙喀喇沙尔。
藏语音译,意为“部落”。千户下以“族”为单位的基层组织。乾隆十七年(1752)在甘肃天祝藏族地区实行“头目”、“闾长”制,总设大头目1人,下分设“措哇”小头目若干。“措哇”下另设闾长若干,即帐篷圈(藏
见“亦力把里”(872页)。
达斡尔族中萨满(巫师)的一种。达斡尔语音译。旧时流行于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皆由妇女担任,特别是有多次接产经验的老年妇女居多。其中有少数人自称有“敖雷·巴尔肯”(狐仙爷)附体。也为人治病。
1751—1815清代著名民族史、边疆史地学家。字鹤皋,又字谐庭,别号筠录。山西寿阳平舒村人。乾隆四十二年(1777)中举。四十八年(1783)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编修。五十五年(1790),
唐宋时期邕州所属羁縻州。治所在今广西靖西县西安德乡。皇祐二年(1050),侬峒首领侬智高在此建立“南天国”。宋、元因之,属来安路。清属归顺直隶厅。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鄂罗克依接赛音诺颜部右翼右后旗界,西至鄂博尔固恩接瀚海界,南至诺尔干库克博尔接赛音诺颜部右翼中末旗及瀚海界,北至乌兰诺尔接本部右翼后旗界。有佐领1。会盟于札克必拉色钦毕都哩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