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鲁思罕
明代蒙古朵颜卫领主。成吉思汗部将※者勒蔑(折里麦、济拉玛)后裔,朵颜卫都督革兰台第六子。受明封都指挥佥事。嘉靖(1522—1566)间,因部属入扰明境,受长兄影克责罚,此后与明朝关系友好。万历二年(1574),兄董忽力入掠喜峰口,奉明命劝止。三年,拒绝借兵与侄长昂攻明,并密告明边将为备。不久,长昂兵败逸归,弟长秃被俘。偕长昂至明边关请罪,长秃获释。万历四年后,与明朝反目,屡助长昂等攻明辽东地区,多被明总兵李成梁等击败。
明代蒙古朵颜卫领主。成吉思汗部将※者勒蔑(折里麦、济拉玛)后裔,朵颜卫都督革兰台第六子。受明封都指挥佥事。嘉靖(1522—1566)间,因部属入扰明境,受长兄影克责罚,此后与明朝关系友好。万历二年(1574),兄董忽力入掠喜峰口,奉明命劝止。三年,拒绝借兵与侄长昂攻明,并密告明边将为备。不久,长昂兵败逸归,弟长秃被俘。偕长昂至明边关请罪,长秃获释。万历四年后,与明朝反目,屡助长昂等攻明辽东地区,多被明总兵李成梁等击败。
辽道宗朝大臣。字讹都碗。契丹族。国舅※萧阿剌子。兴宗重熙年间,以外戚入仕。道宗清宁初年,补祗候郎君,娶兴宗次女郑国公主斡里太,拜驸马都尉,累迁南面林牙。因父与北院枢密使萧革不和,受排挤,出任奉先军节度
明代傣族土司名。元中统(1260—1264)初内附,属镇康路。洪武十七年(1384),置湾甸县,旋为麓川所并。永乐元年(1403),以其地近麓川,地广人稠,设湾甸长官司。三年,升为州,治所在今云南昌宁
元差役名。见“隅”(2135页)。
渤海国宗王。一作大茂庆。唐开元二十年(732),渤海王大武艺因唐拒不接受杀其同母弟大门艺之请,遣将攻唐登州(今山东蓬莱),杀刺史韦俊,唐发兵征之。次年,武艺遣其朝唐,上表悔过,唐玄宗赐玺书赦武艺罪,并
解放前云南西双版纳拉祜族地区一种剥削方式。无牛或缺牛户给多牛的富裕户放牛,牛主不给看牛人报酬,每到开耕季节可使用牛主的耕牛犁地。是一种变相牛租。
地方行政区划名。汉置删丹县,属张掖郡,后魏改为山丹县。隋大业初复曰删丹,属张掖郡。唐属甘州。五代宋时甘州回鹘初设牙帐于此。后为西夏所据,置甘肃军。古之删丹县在今山丹之南,扁豆口内近马营墩地。元至元(1
金代兵种之一。从诸路中招募。五年一籍,以30岁以下,17岁以上强壮者充之,皆刺其颊,以防逃逸。用以充军队中的杂役。在诸兵种中地位较低。
准噶尔地名。位于楚河下游南岸。以地饶水草,旧为准噶尔讷默库济尔噶尔、巴图尔乌巴什、和通额默根三昂吉驻牧之地。清朝政府平定准部后,为哈萨克族所据,清后期为沙俄占领。
清代旗籍中立户单位和上等旗人之称。嘉庆《清会典》卷67载:“凡户之别,曰另户,曰※户下,户下之※开户者亦曰另户”。乾隆四年(1739)规定:八旗编审人丁,以18岁以上者核明入册,分别记注在“另户”、“
?—1494明弘治年间苗族起义首领。贵州都匀人。苗族。弘治五年(1492),自称都顺王,与苗民长脚等率众起义。攻都匀、清平(今凯里),继绝川滇交通。明贵州巡抚都御史邓廷钻(瓒)率兵8万镇压。七年,兵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