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侯大苟

侯大苟

?—1465

明正统至成化年间广西瑶族起义军杰出领袖。广西桂平县罗渌洞田头村人。瑶族。家贫,原以烧炭、帮工及打猎为生。为人正直,有强烈反抗精神,在当地瑶族中颇孚众望。因不堪忍受官僚土豪肆意欺压搜刮,于正统七年(1442),与蓝受贰等在大藤峡地区发动瑶民武装起义,以石门为据点,经常袭击地方官府,严惩贪官劣绅,后因蓝受贰等被诱杀,起义受挫。十年(1445),在大藤峡掀起规模更大的起义,率义军攻陷重兵镇守的梧州城,声威大振。附近各县壮、汉农民纷纷响应,拥众万余人,有步兵、骑兵、水兵三军,控制黔江水陆两路,深入至两广交界的高、廉、雷广大地区,所至之处,下令毁衙署,杀贪官,开仓济贫,深受群众拥护。天顺三年(1459),联合各地义军围攻浔州、梧州、柳州、庆远等州府。七年(1463)十一月,率七百精兵再次袭击梧州城,杀训导任璩,擒按察司副使周,缴获大量武器,震撼明王朝。明英宗朱祁镇下诏:“能捕侯大苟者予千金,爵一级”,终未得逞。成化元年(1465),明宪宗朱见深特命浙江参政左佥都御史韩雍、都督征夷大将军赵辅等率北京、南京、江西、湖广官军16万前往征讨。率起义军退守大藤峡。由于四面受敌,后被迫退至九层楼山,指挥义军依险筑垒,用巨石、滚木、标枪、毒弩作武器,与官军坚持战斗数月之久,终因众寡悬殊,被捕壮烈牺牲。

猜你喜欢

  • 丹噶尔厅志

    书名。清末杨景升纂。8卷。首列图5,次序7篇,次凡例,次目录。卷一:历史、政绩录、兵事;卷二:选举、耆旧、列女;卷三:地理、森林、户口、水利、贡赋;卷四:动物、植物、矿物;卷五:商业、实业、风俗、宗教

  • 渤海国

    即“渤海”(2278页)。

  • 南诏剑

    唐代南诏兵器名。又称浪剑、浪川剑。因三浪诏所制者最精利,故名。南诏贵族和平民皆将其悬挂腰间,作为战斗及防身武器。制造时锻生铁,取进汁,如是者数次,烹炼之。剑成,用犀角、黄金装饰镡首。

  • 丘目陵亮

    见“穆亮”(2555页)。

  • 祥云大波那遗址

    云南青铜文化遗址之一。亦称祥云大波那木郭铜棺墓葬。地点在今祥云县云南驿大波那。1963年发现。形状为一座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内有长条形巨木叠组的郭室,内置两面坡房屋状铜棺,由7块铜板组成,用4块构成房屋

  • 石炮

    古兵器。为火炮、石雷、手雷之较早者。其制法:凿石令圆,中空以为炮,置土火药于其中,再置引火线以引火。使用时,点燃引火线,以手抛之。每发,辄杀伤数人。北宋皇祐四年(1052),※侬智高起义军围攻广州时曾

  • 阿必达

    ?—1736清朝将领。蒙古正白旗人。世居察哈尔地方。姓阿拉克奇特。康熙十五年(1676),以护军随贝子傅喇塔征耿精忠部于温州。十六年,征何祜于泉州,以先登破城,得“巴图鲁”号,授护军校。二十年(168

  • 清德宗

    即“载湉”(1844页)。

  • 土里

    见“罗武”(1415页)。

  • 居本

    藏语音译,意为“什长”或“什夫长”。①旧时西藏地方之藏军官职名。约相当于班长,领兵10名。 ②各※宗(相当于内地之县)区划内的头人,主要负责布置并分配※乌拉差役,为官员准备柴草等。任期一年,管辖百姓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