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侬峒起义

侬峒起义

北宋侬人(今壮族先民)反抗交趾侵略和宋朝压迫的武装起义。北宋初年崛起于红河流域的李氏王朝(史称“交趾”)乘北宋面临北方西夏、契丹压力,无暇南顾之机,不断向宋所辖邕州羁縻州县峒扩张。入侵广源州,掠夺矿产,强征赋税,人民苦之。宝元二年(1039)正月,广源州知州侬存福(一作“侬全福”)率领侬人武装反抗交趾侵略者。以广源州(治所在今越南北境高平省)为根据地,建立“长其国”,被推为“昭圣皇帝”,封其长子侬智聪为“南衙王”。同年,父子二人被交趾执杀。庆历元年(1041),次子侬智高与其母阿侬据傥犹州古勿峒(今广西天等县境)及雷、火、频、婆四峒(今分属广西大新靖西),再次起兵反抗交趾侵略,建立“大历国”。皇祐二年(1050)十一月,徙居安德州勿阳峒(今属广西靖西安德乡),改称“南天国”,年号“景瑞”。因不断受到交趾李氏王朝的进攻,侬智高再三恳求归附宋朝,期得宋朝保护,但屡次遭拒。侬氏遂拜广州进士黄玮、黄师宓为军师,与两广农民革命结合,发兵沿右江而下,拔横山寨(黄峒地,治所在今田东平马镇)。四年(1052)五月一日,攻克邕州(今南宁),改称“大南国”,侬智高称“仁惠皇帝”,改元“启历”。乘胜沿郁江东下,连克横(今广西横州)、贵(贵县)、龚(平南)、藤(藤县)、梧(梧州)、封(广东封川)、康(德庆)、端(高要)等州,直抵广州城下。久围广州,不克,乃经清远、连州、贺州,回师邕州。次年正月,在归仁铺(今南宁市北郊三塘地方)战役中为宋将狄青所败。侬智高等逃奔大理,其母阿侬奔特磨道(今云南文山州境),部将卢豹等逃归广源。至和元年(1054)初,阿侬被宋军所俘,遇害于洛阳。翌年四月,大理国在宋朝的威胁下,杀侬智高,献首级于洛阳。不久,卢豹等亦相继归附宋朝。侬峒起义终归失败。

猜你喜欢

  • 徒单部

    辽、金时女真诸部族之一。分布于活剌浑水(今呼兰河)流域。强盛时下辖十四分部。完颜部首领劾里钵时(1074—1092年在位),该部结乌古论部所辖14分部、蒲察部所辖7分部,与完颜部争战,兵败降附。完颜阿

  • 哈密瓜

    果品名。又称新疆甜爪。古称甘瓜、“穹隆”。维吾尔语称“库洪”。早在1000多年前即已种植。康熙初年,因哈密以其作为贡品献于清廷,遂谓之哈密瓜。著名产区为吐鲁番盆地、南疆伽师、麦盖提、皮山、于田和北疆的

  • 土老

    见“脱罗”(2079页)。

  • 不入八分辅国公

    爵名。清代宗室封爵中第十等之称。乾隆十三年(1748),从辅国公一爵内分出,始正式立此爵名。前辅国公一爵,有入※八分、不入八分之分,入八分辅国公以位列十四等封爵中第八;不入八分辅国公则位列第十。崇德以

  • 太汗都督府

    见“大汗都督府”(97页)。

  • 多布库尔路

    清与民国时期官署名。全称“多布库尔路协领公署”。因所统居民分布在多布库尔河流域而得名。康熙年间(1662—1722),清廷为加强对鄂伦春族的管理,在设立布特哈总管衙门的同时,根据鄂伦春人的氏族组织及分

  • 仁美

    ?—924五代时甘州回鹘可汗。本名毋母主(一作乌母主)。一说为回鹘首领※仆固俊之子。初权知国事,称权知可汗。后梁乾化元年(911)立。诏书中称其“代袭骁雄,生知义烈”,与中原王朝修好,“贡奉不违,戎马

  • 盛览

    相传为西汉词赋家。字长通(一作叔通)。叶榆(今云南大理)人。或谓“牂牁名士”。学赋于司马相如,受作赋之法:“合纂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此赋之迹也。赋家之心,包括宇宙,总揽人物,斯

  • 皇帝寨

    见“上京”(114页)。

  • 松外蛮

    古族名。“松外诸蛮”之一部。唐初居于今四川盐源以南、云南西洱河以北。贞观二十二年(648),遭唐将梁建方所率蜀12州兵进讨,酋帅双舍拒战兵败,70余部落降唐。首领蒙和被任为县令,余众感悦。不久,其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