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余覩之叛

余覩之叛

又作:“耶律伊都之叛”。辽末由统治者内部斗争引起的反叛事件。余覩(亦作余睹、余笃、余都姑,清代史家改写为伊都),即耶律余覩,天祚帝时戚臣,为天祚帝文妃萧瑟瑟的妹夫。天庆年间(1111—1120)为金吾卫大将军,东路都统。曾领兵镇压中京的撒八起义。时国内局势动荡,外部女真军步步深入,土地大部丧失,形势严重,然统治者内部争权仍炽烈。天祚帝元妃之兄萧奉先在朝擅权,惟恐元妃生子耶律定不能嗣承皇位,乃寻机陷害文妃及其子耶律敖鲁斡。借文妃与姐妹在宫中相会(内中有余覩妻)之事,诬告余覩等结文妃谋废立,致使天祚帝怒杀余覩妻,赐死文妃。时余覩在军中,闻之大惧,即率兵千余及骨肉军帐降金,天祚帝急遣北宰相萧德恭等追击,至闾山,及之。诸将议曰:“萧奉先恃宠,蔑害官兵,余覩乃宗室雄才,素不肯为其下。若擒之,则他日吾辈皆余覩矣。不如纵之”(《辽史》卷102)。回告天祚帝,追袭不及。保大二年(1122)正月,余覩引金军攻天祚帝行宫,致天祚帝西逃夹山(今内蒙古武川西)。统治者内部勾心斗角加速了契丹王朝的覆灭。

猜你喜欢

  • 雍正上谕八旗

    书名。清官修雍正朝谕旨汇辑。雍正九年(1731),果亲王允礼等奉旨承纂,始将五年(1727)以前所发谕文汇辑成帙,继又续辑,最终收录530余条,20余万言,于乾隆初年刊刻成书,凡1函10册。该书谕文属

  • 席帛

    见“锡伯族”(2364页)。

  • 天历

    元文宗图贴睦尔年号。1328年九月,即位于大都(今北京),改元天历。次年,让位于兄明宗和世㻋,明宗于正月即位于漠北,沿用此年号。八月,明宗暴死,文宗复即位,继续沿用此年号。至1330年五

  • 段实

    ?—1282元代云南大理第二代总管。亦称信苴日,或作段日、信苴实。白族。大理人。※段兴智弟(一作子)。宋理宗宝祐四年(元宪宗六年,1256),段兴智偕段福(信苴福)率爨僰军(亦作寸白军,以白族为主的大

  • 北魏思皇帝

    见“拓跋弗”(1356页)。

  • 仙米千户部落

    藏族部落名。在青海省海北门源县城以东,东至多隆水与珠固部落相邻,西界加多部落,南接互助县,北临甘肃省永昌县。下辖哈力河、本加、完改、宗哇、苏科诸小部落。千户住格鲁派寺院仙米寺。原为加多部落所辖小部落之

  • 蕃长

    唐宋元时期管理蕃商、蕃坊的官职。又称都蕃长。时来华之阿拉伯人、波斯人,为便于出海经商,常聚居于广州、泉州、杭州、明州(今宁波)、扬州等城市之一隅,政府设蕃长司置蕃长统察公事。职责主要是招徕外商,办理蕃

  • 沐琮

    1450—1496明朝将领。字廷芳,别号益庵,又号东山居士。安徽凤阳府定远县(今安徽定远县)人。明开国勋臣沐英曾孙,沐斌之子。幼承家学,好读诗书。成化元年(1465)嗣黔国公爵,始镇云南。30余年兴学

  • 塞蓝

    见“白水城”(599页)。

  • 勒都簇长官司

    明代四川土司名。洪武十四年(1381)正月置,秩正七品。二十七年(1394)四月,明廷更定番国贡仪,将其列入全国可按定例朝贡的30长官司之一。永乐十二年(1414)十二月,与松潘地区十五族长官司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