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仰华寺大会

仰华寺大会

明代重建蒙藏关系的大法会。蒙元时期,由蒙古贵族※阔端、※忽必烈汗等与西藏※萨迦班第达、※八思巴等建立了密切的蒙藏关系。元亡明兴,元室北徙,明朝占领陕西、甘肃、宁夏地区,势及哈密、青海,藏族各部归属明朝,蒙古与藏地被隔绝,关系中断。嘉靖(1522—1566)间,东蒙古右翼首领※吉囊(衮必里克)、※俺答兄弟等率兵入青海,与藏族有了较多接触。西藏新兴的格鲁派(黄教)欲借助蒙古贵族的支持,扩大本派势力和影响。俺答汗也想利用佛教称雄蒙古。嘉靖四十五年(1566),俺答汗侄孙※切尽黄台吉出征藏地时,首先皈依佛教并将3名藏僧带至蒙古,劝说俺答汗归向佛门。隆庆五年(1571),索南嘉措(第三世达赖喇嘛)的母族高僧阿兴喇嘛至土默特地区传教,诱导俺答汗迎请索南嘉措。双方商定,在青海相会。征得明朝同意,俺答汗指令其子丙兔在青海湖东南察卜齐雅勒地方(即恰卜恰,今青海共和)建寺,作为会见和召开大法会的地点。俺答汗先后派出3批使者迎接索南嘉措。万历六年(1578)五月十五日,俺答汗率右翼各部与索南嘉措在仰华寺会见,召开了有蒙、藏、汉、撒里畏兀儿等族10万人参加的大法会。会上先由切尽黄台吉发表了一篇措词华丽、寓意深刻的欢迎辞,追忆佛教在蒙古的盛衰,蒙古领主对佛教的景仰。继由索南嘉措宣演佛教教义、“功德”和戒律。经过长时间的传教和会谈,大会取得重大成果:举行入教仪式,以俺答汗为首的右翼领主抛弃萨满教,归依佛门;剃度众僧,蒙古受戒者多达千人,其中“汗族3人、贵族百人出家为僧”;改革萨满教旧俗,制订佛教戒律,规定各级僧人的地位,保护僧伽;互赠称号和器物,俺答汗尊索南嘉措为“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达赖喇嘛—称始于此),索南嘉措赠俺答汗“转千金法轮咱克喇瓦尔第彻辰汗”之号,其他主要领主和高僧也一一得到称号;双方许愿在蒙古地区建寺,弘扬佛教。此大会开创了蒙藏关系史和蒙古佛教史的新时期,蒙古领主成为格鲁派政治上、经济上强有力的支持者,并开始介入西藏的政治和教派斗争。格鲁派势力大增,成为蒙古的教主,统治了蒙古人的思想。

猜你喜欢

  • 开运

    ①五代后晋少帝石重贵年号。944—946年,凡3年。 ②西夏景宗李元昊称帝前年号。1034年,逾月又改元。

  • 打哄格布喷

    僜语音译。西藏察隅地区僜人的一种熊皮挎包。包为长方形,用熊头部皮子缝制,熊的双眼用在包面上,两耳留在包盖上,背带用上百枚钱币串结而成。背时挎左肩,包袋部垂至前身右腿处。实用装饰用途兼有。旧时富人家庭男

  • 兀罗文信

    西夏学士。党项人。官御史正,有谏臣、限量、文恭、东南姓官上大复封号。受皇族重臣、德师、中书、知枢密事嵬名德照之请,对以声分类的西夏文字典《音同》重新校勘,正其杂混,依声集类,共收大字6133,注字62

  • 乞伏智达

    十六国时期西秦将领。陇西(治今甘肃陇西县东南)鲜卑人。乞伏氏。西秦主乞伏乾归弟。封广武将军。西秦更始四年(412),因兄乞伏国仁子公府弑乾归,与乾归子炽磐引兵讨之,败公府于大夏(治今甘肃广河县西北)、

  • 允禩

    1681—1726清朝皇子。满族,爱新觉罗氏。康熙帝※玄烨第八子。良妃卫氏所生。康熙三十七年(1698),封贝勒,才能出众,深得人心。四十七年(1708),署内务府总管事。太子允礽既废,他结诸皇子允禟

  • 菁寮

    参见“菁民”(1988页)。

  • 乃燕

    蒙古国官员。札剌儿氏。国王※速浑察次子。谦和好学。宪宗朝(1251-1259),父逝,蒙哥汗以其兄忽林赤柔弱,不胜任,欲择其袭国王世爵,固辞,拥兄袭位,辅佐兄理事,代行军国事,事无巨细,相互谋议,处决

  • 乌讷恩素珠克图盟

    清代蒙古诸盟之一。一译乌讷恩苏珠克图盟。土尔扈特部首领和鄂尔勒克之裔。初部众驻牧于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下游。乾隆三十六年(1771),因不满沙皇俄国的掠夺和压迫,其汗渥巴锡率众自俄东返,驻牧于和布克

  • 绥远城驻防志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作者不详。民国六年(1917)成书,手抄本。书中记载城垣、衙署、营制、将军、协领、副都统、名讳、八旗满洲、蒙古协领、佐领、防御、骁骑校、领催前锋、马甲、步甲、马匹、马厂地、操演

  • 五国部

    辽朝对部分女真人的称呼。因其下有剖阿里、盆奴里、奥里米、越里笃、越里吉等五国(即五部),故名。来源于黑水靺鞨。约分布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附近的松花江下游至黑龙江下游两岸,东接大海。另说在伯力(前苏联哈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