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什古乃

什古乃

亦作“什古迺”。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瘠人”之意。金代女真人有以此命名者,如丞相※完颜襄的祖父即名什古迺。

猜你喜欢

  • 格贵

    “藏语音译,意为“掌堂师”、“纠察僧”。藏传佛教大寺院内的执事僧职名。掌管僧众名册,协助※堪布共同管理僧众学业、生活、维持寺规戒律、并处理僧众间的纠纷等事,职权甚重。身着两肩垫的高而宽之佛装,手执一根

  • 太白山

    今长白山在唐代的名称。亦曰白山。晋以前称不咸山、盖马大山,南北朝至隋号从(徒)太山或太皇(《魏书》作大白)山。靺鞨族分布此山以北地区,其著名七部中有白山部,因居该山北麓而得名。辽金时始称长白山。

  • 觉罗满保

    ?—1725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字凫山。康熙进士,授国子监祭酒,历官内阁学士。五十年(1711),授福建巡抚。五十四年(1715),擢福建、浙江总督。任内出巡沿海各地,筹划台湾鹿儿门、澎湖、厦门等

  • 都鲁因古温

    蒙古语,《元朝秘史》旁译为“白身人”。一作都里因古温。其身分学界说法不一,或谓“无官职者”,或谓“家境富足,在地方上有体面的人”,或谓“自由民”。居社会中等阶层。蒙古汗国时,其子弟多被选充护卫。

  • 兀应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八年(1410)二月,法因河等处野人首领秃剌等来朝,置卫,与法因河等二卫同时设立。《满洲源流考》作额音河卫,并说清代有额音河,在吉林城(今吉林市)西南500余里,东流

  • 策楞

    ?—1756清朝大臣。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尹德长子。乾隆初任御前侍卫,二年(1737),永定河决口,奉命赴芦沟桥赈灾。累迁至广州将军、两广总督。因秉公为布政使唐绥祖雪冤,受乾隆帝嘉奖,加太子少傅。

  • 涅剌越兀部

    契丹部族名。辽圣宗时(982—1031)以涅刺室韦民户所置,为圣宗34部之一。部民原为所俘奴隶,时获释免,组为部,取得平民地位。设节度使统领,隶北府,部族军属西南面招讨司(辖地为今内蒙古伊盟东北部、巴

  • 纳失失

    元代一种织金锦缎名称。又作纳石失、纳赤思。《元史·舆服志》:“纳石失,金锦也。”源于阿拉伯语、波斯语。此种锦缎“缕皮傅金为织文”,华丽名贵,种类甚多。原产于波斯及中亚等地,很早即由回回商人运销至蒙古等

  • 伊达木札布

    ?—1742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辅国公※衮占长子。初授协理台吉。康熙五十六年(1717),随同部辅国公博贝由布鲁勒路擒厄鲁特宰桑罗卜藏锡喇布。五十九

  • 瑷珲城

    地名。因瑷珲水而得名。位于黑龙江左岸,即“黑龙江左岸江东六十四屯地区”,在前苏联布拉戈维申斯克境。康熙二十二年(1683),设黑龙江将军驻守。二十三年,将军移驻于黑龙江右岸黑龙江城(今黑河市爱辉镇南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