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于道泉

于道泉

1901—1992

著名藏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字伯源。山东临淄县人。1920年在齐鲁大学攻读,自学世界语并加入环球世界语学会,为落花生(许地山)器重。1924年印度泰戈尔在济南讲学时,任翻译深受赞赏,偕至北京,为俄国钢和泰荐为北京大学课堂翻译,并参加爱国进步组织与活动。1925年住入雍和宫攻读藏语文,兼学蒙古文、满文。1927年受中央研究院之聘任历史语言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从事藏学研究,兼为京师图书馆馆藏藏、蒙、满文典籍整理编目。1934年被派至法国巴黎大学现代东方语言学院进修土耳其文,经巴考、斯坦因,拉鲁等介绍,先后在中英文化研究所、巴黎图书馆、巴黎大学汉文高级学院任职,并加入法国亚细亚学会,还曾赴德国学习德语。1938年起,任英国伦敦大学东方非洲学院高级讲师达11年。1949年回国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教授,1951年中央民族学院创立,调任该院教授。在济南时曾将落花生的散文等译成世界语发表。到北京后曾译注藏文文学、历史名著发表,并着手编辑藏文辞汇。在国外留学期间曾将赵树理小说译成法文发表。解放后,曾为藏文设计转写记音字母,编制教学方案,并写出有关翻译机械化、藏文数码代字等专文。代表作有《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情歌集》、《藏汉对照拉萨口语词典》等,前者将每首情歌录出藏文,用汉、英文两种文字译出,以及单词直译,并由赵元任用国际音标标出拉萨藏语读音及英文记音,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初发表于1930年,受到国内外藏学界极高评价,为我国藏语文教学和藏学研究开启一代新风,是运用科学方法从事藏学的奠基者,被国内外学者誉为当代藏学宗师。

猜你喜欢

  • 车都布多尔济

    ?—1773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根敦长子。初授三等台吉。乾隆十七年(1752),驻防喀喇乌苏。十八年,以杜尔伯特台吉车凌投清,以兵护迎之,并擒擅入

  • 成汉武帝

    见“李雄”(1022页)。

  • 岁班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改作萨尔布卫,并说清代宁古塔城(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东北120里有萨尔布河,又有萨尔布窝集、萨尔布屯。

  • 打铁仡佬

    古族名。清至民国时期对部分仡佬族的称呼。一说为打铁苗。主要分布在贵州平远(今织金县)、永宁(今关岭、晴隆一带)。详见“仡佬族”(572页),“仡僚”(571页)。

  • 优异世管佐领

    清代八旗佐领的名称之一。佐领世职制之一种类型。世管佐领中,原立佐领人具有一定劳绩者。《清通志》卷68载:“其率众归诚,功在旗常、得赐户口者,曰优异世管佐领”。八旗满洲中,计有5个。其承袭办法:原立佐领

  • 大安宝钱

    西夏钱币名。铸于夏惠宗大安年间(1075—1085)。传世有铜质大小多品;有背无文、背俯月与折二钱等几种。

  • 火把节

    彝、白、拉祜、纳西、傈僳等西南民族的共同节日。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六月六日举行。来源和意义较普遍的传说是:唐代南诏国王皮逻阁预谋吞并其他五个诏,定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邀请五诏国王赴南诏祭祖

  • 西域国

    见“花剌子模”(999页)。

  • 代善

    1583—1648清初宗室大臣。满族。爱新觉罗氏。太祖努尔哈赤次子。与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并称四大贝勒,序称大贝勒。明万历在三十五年(1607),与兄褚英、叔贝勒舒尔哈齐等统兵接取东海瓦尔喀斐悠城降

  • 龙龛手镜

    书名。辽代僧人行均(字广济,俗姓于)撰。共4卷。为研读佛经而作的通俗字书,或于辽统和十五年(997)。收26430余字,注163,170余字,共189610余字。部首按平上去入四声排列,各为1卷,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