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润玉
明浙江鄞县(今宁波)人,字孟清,人称南山先生。永乐举人,授建昌府学训导。宣德中擢御史,出按湖广。历广西佥事,提督学政。后谪为舍山知县。致仕归,讲学著述终老。宗程、朱之学,著有《仪礼附注》、《学庸通旨》、《经书补注》等。
明浙江鄞县(今宁波)人,字孟清,人称南山先生。永乐举人,授建昌府学训导。宣德中擢御史,出按湖广。历广西佥事,提督学政。后谪为舍山知县。致仕归,讲学著述终老。宗程、朱之学,著有《仪礼附注》、《学庸通旨》、《经书补注》等。
1582—1649明末来华意大利耶稣会士,字今梁。万历三十八年(1610)抵澳门,三年后到北京。后躲避反教活动,赴嘉定。不久潜回北京,匿居徐光启家。天启二年(1622)起,在上海、开封、南京等处传教,
古弦乐器。种类很多,其中卧箜篌又作空侯、坎侯,形似瑟而小,七弦用拨弹之。据应劭《风俗通义》,乃汉武帝时乐人侯调仿琴所造。另一种竖箜篌则体曲而长,二十三(一作二)弦,竖抱于怀,两手齐奏,据传源起古亚述,
南朝梁临川南城(今江西南城东南)人。侯景乱梁,聚乡里徒众讨之。临川内史始兴王萧毅以郡让之;宗人周迪召募乡人从之。所部皆郡中豪族,骄横不法。怨其立禁限制,遂杀之奉迪。
元法定量器。文思院原为宋代制造标准度量衡器的机构。文思院斛每升约等于今市升十分之六弱,每斗等于今市升六升弱。宋亡后,文思院斗斛仍在江南通行。至元二十年(1283)元廷颁行宋文思院小口斛,与省斛并行,同
清四川土司。首领扎什朋楚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附清,雍正七年(1729)颁给宣抚司印信,管辖民户三千七百六十九。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流,置巴安县。三十四年升巴安府。
前259—前210即嬴政。一称赵政。战国时秦国国君、秦王朝建立者。公元前246—前210年在位。庄襄王之子。年十三即位,相国吕不韦专权,宦者缪毐用事。秦王政九年(前238)亲政后,平定嫪毐叛乱,放逐吕
书名。一名《崇祯忠节录》。明末清初高承埏撰。八卷,外编一卷。所记以崇祯时忠烈事迹为主,由京畿而及各省,末卷载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军平定台湾之事,乃其子佑釲所补撰。咸丰间同里王逢辰得其手抄底稿,为
?—1628明福建晋江(今泉州)人,字绍夫。万历进士,授寿州知州。历任刑部员外郎、山东布政使、右副都御史。疏劾税使陈增、马堂。万历四十七年(1619)任工部尚书。次年改刑部尚书。受两朝顾命。后与东林党
器名。具有优良性能的传统船帆。其特征为,在帆幕上平行横向安装竹条,以加强横向强度。竹条两端固定在从横桁向下悬吊的帆幕缘索上,构成一个升降自如的帆架结构。帆幕织物用绳索或竹篾编结在帆架周边和每根竹条上,
学校名。又称浙江求是书院、杭州求是书院。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浙江巡抚廖寿丰等在杭州普慈寺设立。委派杭州知府林启为总办,聘西教习一人为正教习,教授各种西学;华教习二人副之,一授算学,一授西文,委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