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辉县赵固刻纹铜鉴

辉县赵固刻纹铜鉴

旧称宴乐射猎纹铜鉴。战国晚期青铜器。1951年出土于河南辉县赵固镇1号墓。大口,小平底,两耳垂环,口缘外折,高约13厘米,口径45.2厘米,底径约20.3厘米,厚不足1厘米。里壁用利刃精刻图像,纹细如发。图中心刻建筑物一座,立柱顶皆有斗栱,屋顶版瓦成行,左有二女击编钟,右有二女敲编磐,其余图像约可辨识者,尚有炊饪、传食、射猎、网鸟、荡舟等,反映了当时贵族生活场面。系战国青铜器细工工艺中的代表作。

猜你喜欢

  • 晋桓公

    战国时晋国国君。名顷。公元前388—前369年在位。晋烈公子。此前赵、韩、魏三卿已列为诸侯,国势强盛。晋君反朝于三卿。即位后,亦无力改变局面。晋桓公二十年(前369),被韩、赵迁于屯留(今山西屯留南)

  • 阎书勤

    1860—1900清山东冠县梨园屯(在今河北威县)人。以轧棉花为生。习红拳,精刀术,人称“大刀阎书勤”。多次领导梨园屯村民反对教会霸占本村玉皇庙。光绪二十三年(1897)拜赵三多为师,与梅花拳联合。次

  • 拔山将军

    官名。南朝梁普通六年(525)刊正将军名号时置,大通三年(529)定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十班。陈沿置,定为拟七品,比秩六百石。

  •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书名。或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简称《三藏法师传》。唐慧立撰,彦悰笺。十卷。成书于垂拱四年(688)。详记玄奘生平,并载有关诏敕、碑记、经序、谢表等,为研究玄奘与唐初佛教文化及古西域、印度的参考资料

  • 仲伯

    商汤臣。参见“谊伯”。

  • 大和野史

    书名。唐沙仲穆撰。十卷,一作三卷。记述从文宗大和初至昭宗龙纪元年(889)间史事。已佚。

  • 项名达

    1789—1850清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原名万准,字步莱,号梅侣。道光进士。改官知县,未就。道光十七年(1837)应聘为苕南书院主讲,着重研究三角函数的幂级数,撰写《象数一原》。二十三年撰成《三角和

  • 黄萧养

    ?—1450明广东南海(今广州)人。因事下狱。正统十四年(1449)发动囚徒反狱,旬日至万余人。进围广州城,重创官军。自称顺民天王,建元东阳。次年,巡抚杨信民诱降,欲受抚。官军乘机进击,兵败身死。

  • 冗从

    官名。西汉置,为诸王侍从。东汉有中黄门冗从,掌宿卫,以宦官充任。魏晋以后置为皇帝的武职侍从,隶冗从仆射。

  • 贵阳教案

    又称青岩开州教案。清咸丰十一年(1861)法国天主教主教胡缚理(Louis Faurie)在贵阳传教时,威胁官吏,强占民产,违反中国法令,激起绅民公愤。贵州巡抚何冠英、提督田兴恕致函全省官吏,要求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