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勘院
官署名。北宋太宗淳化三年(992),以官吏清浊混淆,难以甄别,置磨勘京朝官院与磨勘幕职州县官院,总称磨勘院。掌京官、升朝官及幕职州县官考课之事,设知京朝官考课与幕职州县官考课分领其事。四年,改磨勘京朝官院为审官院,磨勘幕职州县官院为考课院。
官署名。北宋太宗淳化三年(992),以官吏清浊混淆,难以甄别,置磨勘京朝官院与磨勘幕职州县官院,总称磨勘院。掌京官、升朝官及幕职州县官考课之事,设知京朝官考课与幕职州县官考课分领其事。四年,改磨勘京朝官院为审官院,磨勘幕职州县官院为考课院。
?—589南朝陈吴兴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家本吏门。初事太子陈叔宝,拔为主书。叔宝即位,迁中书舍人,与倖臣沈客卿共掌机密。隋军南下,四方州镇相继表闻,与客卿抑而不言。群臣共议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至采石
又名骀上。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南。春秋邾国邑。《左传》襄公四年(前569):“邾人、莒人伐鄫,臧纥救鄫侵邾,败于狐骀”,即此。
战国时楚国竹简。1957年出土于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一号墓。竹简分两组,第一组置于椁内前室东部,出土时均为断简,残为一百一十九枚。现存四百七十余字,推测其原简长约45厘米,由于残损,文字多难识读。由可辨
1377—1402即朱允炆。明代皇帝。1398—1402年在位。太祖孙,朱标次子。洪武二十五年(1392)立为皇太孙。尝受命省决章奏,改定洪武律畸重者七十三条。三十一年即帝位,改元建文。诏举人才、省并
?—1875清蒙古正蓝旗人,阿鲁特氏,字鹤汀。嘉庆繙译举人。历任军机章京、尚书、都统等职。道光二十一年(1841)任军机大臣。咸丰元年(1851)授文华殿大学士,加钦差大臣,督办广西军务。镇压太平军,
官名。北宋景德四年(1007)置,位在枢密直学士下,无吏守,无职掌,惟出入侍从备顾问。多以特恩加赐内外官,带此职者皆享受超迁官阶的优待。元丰改制后定为从三品。
儒家人性论范畴。指人的材质与本性的关系。《孟子·告子上》:“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不能尽其才者也”。认为人的材质同本性一样是先天的,与生俱生而无不善。后成为魏晋玄学评论人物的命题。指人的才能同德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汉、魏雒阳城西七里。晋齐王冏将张方所筑,为戍守之所。《资治通鉴》:西晋永嘉五年(311),汉刘聪遣将呼延晏攻洛阳,“晏留辎重于张方故垒”,即此。
菏一作荷。分东西二段:东段自今山东定陶县北分古济水东出潴为菏泽,又东流为菏水,经今成武、金乡、鱼台诸县之北,东注泗水。西段自今定陶县西济水南岸分出,东北流至县北还入济水,一名五丈沟。《书·禹贡》、《汉
画名。唐李真作。五祖即金刚智、善无畏、不空金刚(大广智)、惠果、一行等真言宗祖师。现存日本京都教王护国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