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留守

留守

官名。隋代陪都太原置,掌守宫阙。唐贞观十九年(645)太宗亲征辽东,以房玄龄留守京城,其后皇帝不在京城则置;东都(洛阳)亦置。开元十一年(723)北都太原以太原尹为之,总称三都留守。分掌京城、陪都军政大事。五代皇帝不在京都皆置。宋沿置,以亲王或大臣总其事,京都东京、西京河南、南京应天、北京大名诸府各置一员,以知府兼,管掌宫钥及京城守卫、修葺、弹压之事,畿内钱谷、兵民之政皆属焉。南宋初,东京、北京、南京、西京先后复置,绍兴四年(1134)行宫亦置。辽金上京、北京、东京、南京、西京诸京留守司置为长官,各一员。为本府尹兼本路兵马都总管,管理辖区军民之政。元代为上都、大都留守司之长官。明代中都、兴都留守司置为长官,设一员,正二品。

猜你喜欢

  • 龚照瑗

    清安徽合肥人,字仰蘧。曾任江苏候补道、苏松太道。中法战争时,助台湾守军转运武器、兵员。光绪十六年(1890)擢浙江按察使。次年迁四川布政使。十九年以三品京堂候补任出使英、法、意、比大臣。二十二年在伦敦

  • 苍鹘

    唐戏曲脚色。与另一脚色“参军”共作滑稽诙谐表演。一般认为,宋元戏剧的副末由苍鹘演化而来,副净由参军演化而来。参见“参军戏”。

  • 瓯越

    ①即东瓯别称。参见“东瓯”。②一说原居于今海南岛一带的瓯族,因属南越,故称瓯越。②即“欧人”。

  • 大林牙院

    官署名。辽代北面官署。掌文翰之事,职掌类似南面官之翰林院。设北面都林牙、北面林牙承旨、北面林牙、左右林牙等职。

  • 刘球

    1392—1443明吉安安福(今属江西)人,字求乐。永乐进士。历礼部主事、翰林侍讲。与修《宣宗实录》。正统八年(1443)以忤王振下狱支解死。著有《两溪文集》。刘球

  • 羊陟

    东汉泰山梁父(今山东泰安东南)人,字嗣祖。家世冠族。举孝廉,为太尉李固属吏,拜侍御史。桓帝初,固遇害,以故吏禁锢历年。后复举高第,历任冀州刺史、虎贲中郎将,城门校尉、尚书令、河南尹等职。时太尉张颢、司

  • 武臣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八班,与爪牙、龙骑、云麾将军代旧前、后、左、右四将军,大通三年(529)定制后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二十八班。陈沿置,改为拟四品,比秩中二千石。若加

  • 木兰围场

    “木兰”为满语哨鹿之意。清代皇帝、贵族演习弓马、合围射猎之场地。康熙二十年(1681)置。在今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县。本内蒙古卓索图、昭乌达二盟之牧地,东西三百余里,南北二百余里,周围千余里。为圣祖、高

  • 景泰

    明景泰帝年号(1450—1456)。凡七年。

  • 瑠求

    元代对今台湾岛的称谓。《元史·瑠求传》“瑠求,在南海之东”,彭湖诸岛“与瑠求相对”,即此。至元、元贞间元廷官兵曾数历其地。元汪大渊《岛夷志略》作“琉球”。参见“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