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海军

海军

①清末新式军种。试建于同治二年(1863),时清廷委托英人李泰国在英国购置大小兵舰七艘、趸船一艘,拟派巡湖营总兵蔡国祥为统带,每船酌留洋员任司舵、司火,后遭李泰国破坏,遂将舰队遣散。六年丁日昌创议建立北、中、南三洋轮船水师,各设提督一人。北洋提督驻大沽,管辖直隶(今河北)、盛京(今辽宁)、山东各海口。中洋提督驻吴淞口,管辖江苏、浙江各海口。南洋提督驻厦门,管辖福建、广东各海口。光绪元年(1875)正式筹建南洋、北洋、闽粤三洋海军;十年初具规模,共有舰只四十三艘,总计四万二千一百二十四吨。同年南洋海军遭法国舰队偷袭而全军覆没。次年设立海军衙门,总管海军与海防事宜,扩大北洋海军规模,军港、船坞、炮台、水师学堂相继建成,设提督、总兵、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把总、经制外委等官。十四年,北洋舰队成军,共有军舰二十五艘,官兵四千余人。其中镇远、定远二铁甲舰,排水量各七千三百三十五吨,在亚洲无与伦比。是为清海军实力最强之时。二十一年北洋海军覆灭于威海。二十四年拨专款以振兴海军。三十三年设海军处附于陆军部内。宣统元年(1909)设海军事务处,设参赞及八司,统一南北各舰队为巡洋舰队及长江舰队。二年冬,改海军事务处为海军部,定九级官制。武昌起义后,江海各兵舰悉附民军。②杂志名。清宣统元年四月十四日(1909.6.1)在日本东京创刊。季刊。留日海军学生组织海军编译社主办。“以讨论振兴海军方法,普及国民海上知识为宗旨”。专刊有关海军军事论说、历史、地理、学术、小说、海事新闻等内容。已知发行两期,停刊时间不详。

猜你喜欢

  • 判官

    官名。隋有过海判官。唐遍置于使府。《唐六典》卷二:“凡别敕差使,事务繁剧者给判官二人”,“非繁剧者,判官一人”。采访、节度、观察、招讨、经略、防御、团练、度支、营田、监军等使之下皆置。综理本使日常事务

  • 赵抃

    1008—1084北宋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人,字阅道,号知非子。景祐进士。仕州县,以治绩召为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幸,人称“铁面御史”。出知睦州,改梓州路转运使,徙益州路。遍行部中,禁吏为奸,自奉甚

  • 胥士

    唐代*色役之一。由上户负担。唐初置公廨本钱,放债之利息作为俸料一部分。贞观十一年(637),取消公廨本钱,“以天下上户七千人为胥士,视同防阁,而收其课,计官多少而给之”(《唐会要·诸司诸色本钱上》)。

  • 李舜举

    ?—1082北宋开封(今属河南)人,字公辅。世为内侍。仁宗时,为秦凤路走马承受。神宗时,进内侍押班,制置泾原军马。沈括请筑永乐城(今陕西米脂西北),他被遣往筹划。城成,西夏以三十万众来攻,城陷,与主将

  • 棫林

    ①西周郑国都城。即今陕西华县。《史记·郑世家》司马贞索隐:“郑,县名,属京兆。秦武公十一年‘初县杜、郑’是也。又《系本》云:‘桓公居棫林,徙拾’。宋忠云‘棫林与拾皆旧地名’,是封桓公乃名郑耳。至秦之县

  • 江西忠义录

    书名。清末沈葆桢、刘坤一主编,何应祺等编纂。十二卷。目录载全书六十卷,卷十三以下未刻。辑太平天国革命中江西地区阵亡和殉清的清廷官吏、绅士、兵勇等生平事迹。凡守土传、援军传、江军传、仕官传、绅士传、练勇

  • 归州

    唐武德二年(619)分夔州秭归、巴东二县置。治秭归县(今县。明废入本州)。辖境相当今湖北秭归、巴东、兴山等县地。两宋属荆湖北路(南宋或隶夔州路)。端平三年(1236)因蒙古兵至江北,移治江南。元至元十

  • 劫余小记

    余(餘)书名。清臧谷著。抄本。记作者在咸丰三年(1853)至八年间太平军三次攻克扬州时的见闻,对太平军初入扬州的政策制度记载颇详。收入《太平天国资料》。

  • 黄冈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南安县置。治今湖北新洲县。唐中和五年(885),徙治今湖北黄冈市。历为永安郡、黄州、黄州府治。1990年撤县,改设黄州市。不久又改黄冈市。

  • 虎子

    盛便溺的亵器。《汉官仪》:“(侍中)分掌乘舆服物,下至亵器虎子之属。”《西京杂记》卷 四:“汉朝以玉为虎子,以为便器,使侍中执之,行幸以从。”汉及魏、晋、南北朝墓中常用作随葬品,多作兽形。一说为饮器。